第321章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第321章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第2/2页)由果导因,谁还不会说?
“这倒是,能弄出分田到户的人,这点眼光肯定是有的。”刘怀德点点头,“好多人以为你搞分田到户是胆量大,实际上你是政治能力强,加上胆子大,敢为人先。”
刘怀德对陈浩的评价很高。
一开始,他对陈浩的判断也错了,只以为陈浩是胆子大。
一次还能说是碰巧,是胆子大,但两次就不是碰巧了,而是这个人的的确确有真本事。
“只不过是喜欢看报纸,看新闻,将别人唠嗑的时间,放在阅读上,放在思考上,经常想一想,谈不上什么政治能力有多强。”陈浩摆了摆手,稍微谦虚了下。
他接着又道,“有这两个原因,所以我的建议是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将红旗生产队的情况写成文章,投到内参资料上,这样跟大的政策更显得相得益彰,能遥相呼应。”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花山公社,参与分田到户的户数肯定会增加不少,大棚种植面积也会有提升,包括红旗生产队准备种植人工的木耳和香菇,包括草莓,这些也都可以写进文章里去。”
“这都是分田到户的好处,丰富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增加了土地的灵活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你说的很有道理,到时写相关的文章,还得要你这边提供些帮助,帮着参考参考,给些意见。”刘怀德道。
“没问题。”陈浩没有丝毫的犹豫,答应了下来,“就是现在生产资料方面还是有些紧缺,用来盖大棚的塑料薄膜,还有准备用来搞人工种植的木料等方面,比较难买。”
“这个的确是有些难,花山公社好多大队,生产队,都在分田到户,都在搞大棚种植,虽然力度还没有红旗生产队这么大,但整体的生产资料的消耗,需求,比以往要大不少。”刘怀德道。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红旗生产队是分田到户的先锋,又是最先搞大棚种植的,为了接待各地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同志,还建了招待所和食堂,省里领导过来考察,公社里肯定也要大力支持。”
“公社这边资源有限,我会跟县里反映,争取让县里多调些生产资料过来,帮助红旗生产队的发展。”
红旗生产队搞了这么久,县里也没啥表态。
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政策方面,信号明显了,县里应该也会支持。”陈浩道,“由公社出面反应,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好。”
“我就提前代表红旗生产队的村民,谢谢领导的支持。”
“你是普通老百姓?这话也就骗骗跟你不熟的人,认识你的人,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刘怀德道。
食堂的饭菜做好了。
有肉,有鱼,还有菜,很丰盛。
摆了4张桌子。
陈浩被喊到首桌,跟刘怀德等公社的主要领导一起。
这个待遇,就是公社的普通干部,都没有!
“这食堂比公社的食堂还要好,桌椅,锅碗瓢盆,是真干净,就是做饭的同志,穿的衣服也讲究,干干净净的。”
“不去外面,就看这里头,真不敢信,这是生产队的食堂,还以为是哪个大单位的食堂。”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
这一顿饭,吃的都很满意。
不少人给陈浩敬酒,吃了2个多小时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