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骂的很难听
第325章 骂的很难听 (第1/2页)“生产队的钱不够吗?”陈自强问道。
他觉得木耳的种植,还有香菇的种植,应该算是生产队出资。
或者是由村民平摊。
“木耳和香菇都是很赚钱的,哪怕等人工种植的木耳和香菇出来,量大了,单价可能没有如今这么高,但比普通的瓜果蔬菜,甚至是比大棚的瓜果蔬菜价格都要高上不少,利润相当可观。”陈浩说道。
“我俩之间这么熟的关系,在副业,还有其他工作方面,你对我很支持,一直站在我这边,我虽然有时候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一直是知道的,也念着你的这个情。”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木耳的种植,包括往后香菇的种植,你都可以往里面投些钱,按照出资比例,算占股。”
“就跟队委成立的农产品咨询公司类似,队委占一定的比例,个人占一定的比例。”
农产品咨询公司,实际上就是中介。
红旗生产队的农产品咨询公司会从孙苗苗那里抽取佣金,比例是交易金额的2%左右,一个月下来,能有1000块钱的纯利。
队委以集体的名义,占60%,每个月有600块钱,打进队委的公户上,其他的40%,则是由陈浩,陈自强,陈洪兴等一众队委干部瓜分。
陈东升,陈伟也出了钱,占有份额。
陈自强在这40%的份额里,占有10%,也就是说,陈自强每个月能有40块钱的进项。
这笔钱实际不算少了。
小姨子在市里当老师,一个月才30多块钱,杨艳和苏小娟是茅台厂的职工,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
陈自强在村里待着,从农产品咨询公司这边,每个月就有40块钱收益,加上田地的产出,还有他作为大队大队长的补贴,每个月的收益比茅台厂的职工还要高。
放在全国农村里比较,也就只有那些投机倒把,倒买倒卖,以及走私的能比得了。
这也是为啥陈自强等一众人会紧紧跟随陈浩脚步,站在陈浩这边的原因。
“会不会有人有意见?”陈自强有些担心。
“谁有意见?咱们又不是拦着他们出资,只要是红旗生产队的村民,都可以出资,不就跟分田到户一样吗?一开始的时候,喊他们分田到户,只要同意的,都会给他们安排分田到户,过后反悔,自然就不是说想要加入就加入的。”陈浩道。
“木耳种植,香菇种植,包括往后红旗生产队这边搞其他的副业,需要大家伙出资的时候,也都是类似的道理。”
“会通知到位,愿意出资的就出资,不愿意出资的,往后中途想要改变主意,就没有那么容易。”
他看着陈自强,“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出资,人工种植木耳的国内还比较少,就算咱们红旗生产队大量的种植,但投放到市场中去,实际上也激不起多大的变化,至少在前期肯定是非常有赚头的。”
话不用说的太明白,点到就行了。
都不是什么笨人。
这意思就是带着陈自强赚钱。
花山饭店和兴盛酒楼的生意,陈浩没带陈自强等一众生产队的干部,但是农产品咨询公司,木耳和香菇的种植,陈浩愿意带上陈自强等人。
这里是他的根基!
陈浩不仅要浇筑地基,还是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弄的结结实实的,别人想挖,挖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