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秘密389
第389章 秘密389 (第1/2页)“那是当然了,我的妈妈是全世界最好最好最漂亮的妈妈。嘿嘿嘿。”
王浩摸摸他的头,和他说:“你知道就好,他也是全世界最好最好的老婆,是我精挑细选的,所以你小子最好不要想着欺负她。
要不然真的就要尝到竹鞭炒肉的味道了。”
小野在一旁笑。
轩轩用脚压着踢了踢一下你的屁股,眼睛瞪他。
“干嘛?我又没说你什么?”
小野逗他。
“我都知道错了,你还笑我。你不是好哥哥。”
“对对对,你知道错了,我不应该笑你好不好?那我们去休息?我陪你玩好不好?”
“我不想睡觉。”
“不想睡觉也得睡觉。刚刚还说知道错了,现在又不配合睡觉了?”王浩问他。
他欲言又止。
王浩又揉了揉了他的头:“好了,你们三个就是最听话的小孩,也是全世界最好最聪明的小孩,乖乖的去休息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儿要做,不能打乱作息,嗯?”
于是三个小家伙又要求和我们睡在一块。
我们临时让酒店拼了床。房间很大,但是一张床不太够。
我们一家人又挤在一块。
后来聊天聊着聊着就一个个挨个儿睡着了。
威尼斯的行程不算太累。距离米兰不远,我们晚上睡得很足,所以出发时每个都精神抖擞的。
在上午十点左右抵达威尼斯。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清静。
没多少人,天气也不错,没下雨不用带伞。
甚至还有放晴的意思。
“哇塞,妈妈,我觉得你说的挺对,可能这就是扩大版的同里。感觉都差不多,只不过建筑不太一样。这边的建筑更偏向于古堡之类的类型,这是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和法国有点相似对吧?”
小静问。
她对法国是有研究的,毕竟女孩子都向往浪漫古典的东西。
我看见过她买了一个明信片,上边印的图片就是法国那些城堡。
“对。这就是典型的欧洲建筑,但是同里是我们中国的建筑。完全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这种叫东方建筑,神秘而富有文化底蕴,相比之下他们有点千篇一律了。
不过在色彩上还算有点特点。外面的文化和我们中国的文化相比给我的感觉就是外面的文明在我们中华文明面前有点像三岁的小孩和八十岁的老人,反差有点大,但是我们更有阅历。
乍一看,可能会被他们吸睛,但是当你看过世界后就会觉得:哦,原来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它会在某一刻那里发然醒悟,然后深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中。我在收到任何地方文化的吸引。因为最终都不如它。”
“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当然。你可以拭目以待一下。现在你们喜欢这种带有色彩的很正常,妈妈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
王浩在下面吆喝了一声,说:“走了!咱们坐船过去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再继续赶路。”
“好,来了。”
我们先找了一个住的地方,把东西放下了,现在准备找吃的。
整个威尼斯有118个小岛组成,四百多座桥连接,交通几乎全靠水路,全靠坐船。
我们坐在船上,距离岸边很近,其中好像有三五几个人是来自中国的游客,他们用中国话交流。
甚至和我们云贵川的口音十分相像,当然也有可能是湖北人。
湖北某些地方和我们的口音类似。
我听到其中有一个人说:“这海平面……其实还是有点威胁人安全。住的不是很踏实,这种交通也只能在这些游玩的区域搞耍,这要是每天早上都要准时整点上班,下班恨不得一步回到家的快节奏生活,恐怕每天都得迟到。”
“你看看你这种牛马,好不容易出来旅游一次想着的都是上班下班。人家就是慢生活。
你看看,你看看。”
他的朋友指了指某一些角度,和他说:“哪个人是慌慌张张的?而且我觉得就这种交通就这几个人,连堵船都碰不上,还不一定会迟到。
毕竟我们每天去上班什么时候不堵车?
早高峰,晚高峰……算了算了,不说这些,简直脑壳疼。”
其他几个人哈哈笑。
这话其实多多少少有一些无奈在里头。
但是说第1句话的那个人又补了一句。
“不管他怎么慢节奏,我还是喜欢我们那种节奏。你看着吧,最多100年左右,这里肯定会被沉没的。”
这还真的说不透。
几个小孩也听到了。
当时小野就问我:“妈妈,刚刚那个叔叔说这里100年后可能会沉入水中吗?”
“他也只是推测,不可能全对。但是真有可能。你看,全都是水,而且这水平面不是很高,除非一直都不涨水,不然很难保持现在的原状。
地壳本来就在运动,咱们贵州的那些大山大,那些壮观的瀑布,这世界上每一个地方,每一种地势全部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据他们历史记载,贵州以前也是一片海洋,后来就形成峡谷。
有些平地会慢慢被淹没,形成海,而有一些海可能会退去,变成平地。这都是有可能的。”
小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轩轩也跟着他一块儿,学着他的动作点点头。
这俩太可爱了,我没忍住,抬手分别揉揉他们的头。
“好神奇呀。”
“是很神奇。”王浩加入话题:“不过我还是认可你妈妈的话,这一点儿就不得不说咱们的中国文化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不适合生存,包括我们国内。
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不抱怨环境,也不屈服于环境。历朝历代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次自然灾害,也死了很多人。但我们都不低头认输,而是追溯到事情的本质去,从根本上改变环境。
这一点,最有说法的就是四川成都的都江堰,三峡大坝,这些都可以说明我们是在努力改变环境,给民众提供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王叔叔,都江堰距离贵州远吗?”
“不远,我们坐高铁过去的话,可能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左右。”
“这么近呀。那那边有什么说法吗?怎么它是最典型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