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55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255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255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1/2页)

“孙处长,老师没骗你,我确实凑巧看到过!”
  
  林思成笑着解释,“去年秋天,老师带我到陕博学习唐代金银工艺。无意间看到馆藏的两件瓷枕。”
  
  “一件是八十年代晋博捐赠的童子戏莲图瓷枕,出土于侯马(山西LF市代管县)牛村古城金代墓葬。另一件是榆林(陕西)北宋墓出土的黄河诗八角枕。
  
  因为没标窑口,我当时还问过。馆员说,陕博只是初步推测,这两件应该出自北宋或金代时期的定、磁、巩三窑。但具体是哪一窑,一直没有定论。直到在永济时,我们收到几件瓷枕及残器……”
  
  说着,林思成翻出了几张照片:“上面一张,是我们在永济征集到的文物,下面两张,就是陕博馆藏的瓷枕。
  
  我当时觉得不大对,请黄教授做了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四件瓷枕不但年代相近,釉料与瓷土成份没有任何区别……
  
  之后赵师兄说,他在首博、河博也见到过类似的瓷枕,然后商量了一下,赵师兄就去了京城……”
  
  还真是凭记性好?
  
  孙嘉木看了看王齐志,王齐志的眼珠子却嘟碌碌的乱转。
  
  没错,林思成确实是和他一块去的省博,但前后不过两三次,林思成什么时候去过陶瓷馆,见过什么瓷枕?
  
  然而照片都拿了出来,肯定不会有假。但王齐志想破脑袋,也回忆不起来……
  
  不知道他在搞什么怪,孙嘉木也没在意,盯着几张照片看了看:
  
  “别说,我也有印象:首都博物馆、恭王府、明十三陵,好像都有类似的瓷枕珍藏……如果能证明出自河津,而非之前论断的定窑或磁州窑,意义不可谓不大……”
  
  孙嘉木帮他数了一下:“再加上老窑头清窑、北午芹唐窑、古垛金窑、元窑,以及焦炭遗址,申报一下今年的考古新发现,想来没什么大问题……”
  
  何止是没问题,应该说是绰绰有余。只不过孙嘉木身份不一样,没敢把话说太满。
  
  林思成也明白孙处长的意思:万一最后没找到宋窑,也没必要灰心。就现有这些,已经足够让你名动考古界和文博界。
  
  “谢谢孙处长!”林思成点点头,“宋窑应该能找到,无非就是大与小!”
  
  “我知道!”孙嘉木笑了笑,“我的意思是,万一没找到卵白玉,也还有一座新石器时期遗址打底。所谓有始有终,你总不能扔下就走吧?再说了也耗不了多久,发掘加研究,至多两三个月搞定……”
  
  王齐志愣了愣:就说这几天,孙处长怎么跟这么紧,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但说实话,王齐志觉得可能性不大。不是林思成愿不愿意去,而是孙嘉木所说的万一。
  
  用林思成的话说:有唐窑,有金窑、元窑,乃至清窑,不可能到宋朝的时候,突然就不烧了?
  
  既然有宋窑,那就肯定有卵白玉……
  
  正转着念头,对讲机“兹兹”的一响,里面传来田杰的声音:“林老师,找到了……白瓷,好多白瓷……白釉瓷、刻花瓷、诗文枕、白玉碗……和咱们在永济征集到的一模一样……”
  
  林思成徐徐的吐了一口气:“具体位置?”
  
  “不远,就在北涧,你回过头就能看到!”
  
  “好,辛苦田所,我们马上过去!”
  
  林思成的语气很淡然,好像早就料到一样,但其它人精神一振:白玉碗,不就是卵白玉?
  
  惊愕然,所有人回过头。
  
  确实不远,可能三百米,也可能四百米。影影绰绰间,能看到穿着迷彩服的考古队员,立在台地边缘的机架,更能看到新竖起来的几杆红旗。
  
  怔愣好久,一群专家回过头,看着引擎盖上的那几张图。最中间的那一张,偌大的“北涧”两个字,像是针一样的扎进了瞳孔里。
  
  其它的窑址林思成是怎么找到的,他们只是听说。但后面几处,孙处长亲自跟着看过:
  
  一处比一处准,一处比一处快。
  
  一周之内,找到了四处窑址,平均两天不到就一处,比传言中的还要夸张。
  
  包括林思成画的那张图,专家们昨天也见过。当时还私下讨论了一下:
  
  根据已发现窑址,推测疑似存在的遗址范围,这本来就是野外考古的必修课程。
  
  但有一点:即便推测,只是推测大致范围,而非确切地点。而林思成那张图上的北涧有多大?
  
  只是固镇村北的一处台地,当地人称北涧疙瘩,总面积不过三亩大小。
  
  这已经不是推测范围,而是直接指定,所以专家们都有些怀疑。
  
  好了,亲眼见到了,不用怀疑了吧。
  
  林思成让方进收拾图纸,他没坐车,而是提着探钎下了沟地,顺着田道往北走。
  
  孙嘉木和一群专家紧随其后。
  
  王齐志跟在最后面,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就说放着遗址不发掘,孙处长却给专家团放了一天假,又带到这儿来参观?
  
  来,都看看,别觉得人家年纪小,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等于无形中,把林思成的权威竖立了无限高。
  
  等以后哪一天,林思成万一进了文物局,再让他接手什么考古任务,或是负责什么研究项目,是不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王齐志敢保证,到时绝对没有人反对。就算有人不知情,想置疑,也会先打问打问。然后一听,好家伙……这还置疑个屁?
  
  别说,孙处长想的挺远……
  
  不过三百来米,转瞬就到。
  
  谈武已经安排人立好了围栏,将整座台地圈了起来。四台钎探机由外到里,正在探边。
  
  田杰和高章义各领着一队人,已经将探明的两处灰坑揭开了面。
  
  没敢用村民探方,坑底全是技工刮面。县里抽调的工作人员站在坡中和坡顶,居中转运文物。
  
  坑上面铺了软毯,七八个文物局的科员正在用毛刷细心的清理瓷片。
  
  再看清好的那些,一群人愕然不言。
  
  白瓷,好多白瓷:剔花、刻花、印花、白釉。
  
  碗、盏、盘、瓶、匣、枕……应有尽有。
  
  还有少量的黑瓷和三彩陶,但数量不足三分之一。
  
  看了一阵,孙嘉木拿起一块白瓷片,眼睛眯了一下:胎白质密,既坚且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