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策反房玄龄?
第348章:策反房玄龄? (第1/2页)皇城外别苑。
这里隔着一个坊,便是东宫。
“殿下,已经查到了,延喜门增加了大量的禁军,连城墙都特别加固过。”
内侍文忠低声说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父皇,这是怕了呀。”
“若我入住东宫,估摸父皇整夜都要睡不着了。”
宫城的城墙很高,很严实。
可东宫跟太极宫的城墙,就很脆弱了,火炮一轰,就能直接轰踏。
李承乾也明白,李世民再怎么让步,顾念亲情,都不会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因为一旦宫城真的被破,那李世民也只能是移居大明宫了。
内侍文忠有些奇怪的说道:“陛下忌惮殿下,为何不让殿下住大明宫呢。”
太子监国,却住在宫城外来庭坊,按照礼制,也应该是大明宫。
这才符合太子的身份。
这个时候,还没有兴庆宫,是后来才有的。
长安城只有太极宫跟大明宫。
李承乾笑着说道:“那是因为,父皇也在怕玄武门。”
“大明宫地势高,且处于太极宫东北方,若我入住大明宫,则可直接起兵强攻玄武门。”
“太极宫看似坚不可摧,玄武门却是最大的败笔,只要从玄武门突入,就能直取太极宫。”
“当年,父皇也是知晓这点,所以自玄武门而去,后来担心玄武门,便任命内侍张阿难为右监门将军,玄武门安排了大量的精锐跟亲信。”
“玄武门的那些将士,多数都是曾经跟随父皇的玄甲军,只有最被信任者,才能驻守玄武门。”
文忠一听,这才明白。
陛下自己走过的路,果然陛下最清楚。
文忠有些纠结:“殿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承乾微微皱眉。
如今的局面,其实是他不怎么想看到的,只是人非圣人,他也不是全知全能。
走到今天,一是借了后世的力。
而是靠着对历史的些许了解。
说到底,不管是身处那个时代,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任何时代都混得好。
永远不要小瞧古人,能在历史下留下名字的人,从来就没有简单过的。
更何况是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还有朝廷那么多的大臣。
说到底,李承乾之所以能一直稳住,太子的身份起到了很大作用。
就算是到今天,李承乾也并非是完全站在了李世民的对立面。
也没有说完全站在朝廷这些历史名臣的对立面。
房玄龄不会下死手,长孙无忌亦是他的亲舅舅,也不会容许别人对他下死手。
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承乾的所作所为,也许让他很生气,但终归是自己的儿子。
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李承乾是李世民跟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孩子。
朱雀大街上。
羽林卫的出现,是李世民给儿子们的保障。
至始至终,李世民都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好好的活着,而不是谁去死。
说到底,李承乾面对的,从来不是火力全开的大唐。
加上先前做过的一些功绩,李世民自身病重,心中希望的,还是能让李承乾来继承皇位。
这些,李承乾心里都知道。
可最大的关键是,李世民的身体,会不会好。
如果李世民病重要死了,大概还是李承乾继位。
可李世民要是痊愈了呢。
皇帝跟太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没有办法调节的。
李世民不想四十多岁,正是身体强健的时候禅位。
可太子能再等二十年吗。
李承乾也没那么想当皇帝,可他的属下,能等二十年吗。
最主要的是,魏王李泰,愿意安安分分封王就藩吗。
事到如今,晋王李治,还愿意返回封地吗。
很多事情,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大势,胁迫着每一个人,只能去争。
你退一步,别人可不会退一步,而是会进一步。
李承乾要保全自己的势力,坐大的自己势力,可朝堂就这么些位置。
他坐大了,李世民就小了。
都不愿意,那就只能斗了。
不过这斗,也讲究个平衡,而不是孤注一掷。
李承乾陷入沉思,思索着怎么来跟李世民斗这一场。
文忠小心的不敢发出声音,打扰到殿下的思绪。
李承乾看向窗外的夜色。
‘他要保全魏王跟晋王,这是底线。’
‘在我没有继位之前,杀魏王跟晋王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只是现在魏王跟晋王已经不够打擂台的了,在身体没好前,二凤大概是要让步。’
‘等他身体养好后,则必然会再想办法把魏王跟晋王拉起来。’
‘二凤也不想亲自下场吧。’
‘哪怕现在已经下场了,后面还是要回去。’
李承乾眉头紧锁。
因为现在的局势,看似他很强势,其实上弱点也很明显。
除了三万神武军,也没有什么别的了。
可在这长安城里,如果不是厮杀,那神武军除了保护他,在其他方面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要想破局,必须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长孙无忌?
李承乾微微摇头。
这个老狐狸,完全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看似长孙无忌一直站在李承乾这边,可李承乾心里清楚,长孙无忌实则不过是站在大势这边。
只要不是魏王,太子跟晋王谁得大统,对于长孙无忌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魏征?
斗嘴还行,真要皇权上的争斗,就没啥作用了。
沉思一阵后。
李承乾突然想到了人。
房玄龄!
“文忠。”
“臣在。”
李承乾你吩咐道:“这样,你去安排人查查,房玄龄最近的情况。”
文忠有些迟疑:“房相?太子的意思是?”
李承乾低声道:“这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房玄龄虽说夫人是五姓七望的人,可他房家不是。”
“他想要的,可不是让五姓七望传承有序,而是要他房家。”
“房家次子是跟了魏王,然房家长子,可不是魏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