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94章:三月之期

第394章:三月之期

第394章:三月之期 (第2/2页)

“果真如此?”
  
  李世民询问道,一年三熟的水稻对于大唐这样农业为基的国家来说,意义太过重大。
  
  这意味着在同样一年的时间里,粮食的产量将会翻上三倍。
  
  房玄龄微微摇头:“暂且只是听闻,倒是消息已经传开,太子欲在江淮种植。”
  
  李世民有些沉默。
  
  半晌,才道:“潼关,洛阳,辽东如何。”
  
  房玄龄回道:“太子在通关有守军两万,火炮二十,洛阳约莫有辽兵三万。”
  
  “辽东之地,由皇长孙负责,大约可起兵二十万余。”
  
  看似李世民病愈后,一直在享受奢靡,但对于太子的探查,就没有停止过。
  
  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
  
  太子的兵力,长安城不用多说,主要在于潼关,洛阳,辽东三地。
  
  这其中,潼关尤为重要,扼长安之咽喉。
  
  若太子于长安城中失利,必先逃于潼关,再立于洛阳,与之分庭抗礼。
  
  洛阳再败,则退回辽东固守。
  
  李世民若要动手,自然不会去跟太子纠缠,这会让大唐动荡不休。
  
  是以先要拿下潼关,截断洛阳,以困太子。
  
  太子在筹备,他又何尝不是在筹备,不过是看谁技高一筹。
  
  “承乾,好手段。”
  
  李世民感叹道。
  
  这是阳谋。
  
  尚且不知太子是为此拖延,还是为此迷惑,但在这个时候将此摆出来,从某些方面来说,无疑是多了一道护身符。
  
  是大唐基业重,还是皇权争斗要紧。
  
  这个难题,摆在了李世民面前。
  
  正如大多数人所猜测的那样,在太子强行占据右金吾卫时,李世民就明白,他跟太子之间,已经没有了和平共处的可能。
  
  玄武门这一遭,终究是难以避免。
  
  李世民再怎么顾念亲情,再怎么欣赏太子,也不可能把自身皇权拱手相让。
  
  “仔细探查,看消息是否为真。”
  
  李世民心中难以决断,毕竟一年三熟的水稻,对于大唐来说太过重要,可谓是万世之基。
  
  农事,是王朝的根本。
  
  从舆论上来说,若此事为真,太子的影响力将会在民间进一步拔高。
  
  毕竟此前就已经发明了曲辕犁。
  
  而今若再出三熟水稻,对于百姓来说,可谓是‘太子活我’。
  
  这其实是李世民现在不想看到的。
  
  父子争斗在于皇室内部,皇帝跟太子的矛盾自古由来,是惯例,自然不算笑话。
  
  可要是闹到百姓层面去,对李世民的影响就大了。
  
  李世民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对于皇帝而言,谁不想死后留名。
  
  文皇帝是李世民的期望。
  
  三熟水稻,一旦为真,必将是大唐祥瑞,这个时候的父子战争后行废太子之事,必将会有天虽降瑞,而君德有亏的说法,动摇李世民的道德根基。
  
  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以“重农固本”为核心,任何可能影响农业稳定的决策,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总不能打赢了太子,结果却不能废太子,那可就太尴尬了。
  
  所以李世民需要确定此事,况且现在的他也需要考虑,怎么在这其中把握分寸。
  
  与太极宫内李世民的迟疑不同。
  
  大明宫是一片欢声笑语。
  
  “昔年汉武帝遣张骞通西域,不过换得几筐苜蓿种子;如今殿下从林邑携回三熟稻种,可是要让天下粮仓冒尖儿的大功劳!”
  
  “活民无数,手持祥瑞,想必得知消息的陛下,当是纠结得很吧。”
  
  李元昌拍案大笑,感觉很是畅快。
  
  杜荷笑着说道:“右金吾卫的事,让陛下按耐不住,然三熟稻必会让陛下静心等候,这给了我们更多时间准备。”
  
  “等最新的邸报发布,消息必将传遍长安大街小巷,前儿我去西市,见粮铺的糙米又涨了三成。若此时传出‘三熟稻’的消息”
  
  杜荷看向太子,认真道:“百姓会把殿下比作神农氏。”
  
  神农氏,那可是三皇五帝之一。
  
  李承乾的头上要是挂上这个光环,这里头产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最为主要的是,三熟稻这等事情,哪怕是李世民,都不会为之阻拦。
  
  李唐天下不过三十余载,更为需要稳定的支撑。
  
  三熟稻一旦推广开来,便是增添国祚,延长李唐王朝之寿命。
  
  百姓也好,世家也罢,都要为之歌唱李唐的正统。
  
  赵节此时说道:“倒是要小心魏王跟晋王坏事,他们必然不会想看到三熟稻,或许会派人从中作梗。”
  
  李承乾淡笑道:“我倒是希望他们会动手,这样正好有了收拾他们的理由。”
  
  “大势所在,谁挡在前面,都要化作齑粉。”
  
  “五姓七望亦然。”
  
  说是魏王跟晋王,实际上就是魏王的五姓七望,毕竟李治可没这实力去影响到江淮之地。
  
  唯有魏王党内五姓七望,有这个能力去做。
  
  然李承乾毫不担心。
  
  三熟稻之事在邸报发出后,便是祥瑞。
  
  谁动祥瑞,谁就是罪人。
  
  这就给了出兵的借口,谁敢动,就能杀谁。
  
  李承乾巴不得五姓七望其中几家搅合进去,正好是顺势灭掉。
  
  这个灭,并非说是灭族,而是灭望。
  
  世家的声望,是他们跟皇权斗争的根本,一旦声望尽失,便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叛逆人数再多,也没了意义,不过是出兵评判。
  
  这跟勾结外邦不同。
  
  那些事没有确凿的证据,知晓的人不多,以此打击声望难度高。
  
  而三熟稻是能活万民的真实存在。
  
  听到太子这般说,杜荷,李元昌,赵节共同举杯。
  
  “敬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着举起酒杯:“共饮。”
  
  现已是年初,下月便是水稻播种。
  
  当第一季占城稻长成之际,便是李承乾腾飞之时。
  
  这也是李承乾等了这么久的最佳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
  
  也不知道,届时李世民,能拿什么来进行阻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