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61章:出使阿拉伯的使者

第461章:出使阿拉伯的使者

第461章:出使阿拉伯的使者 (第2/2页)

他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布哈拉:“而且,波斯故地的贵族本就不满阿拉伯统治,去年还派使者来长安求援,若我们许以‘助其复国,共享商路’,他们必愿为先锋。如此一来,我军只需坐镇后方,提供火器支援,既不用长途跋涉,又能借他人之手教训阿拉伯,岂不是两全?”
  
  李承乾微微颔首,手指在阿姆河上轻轻滑动。他明白魏征的担忧——劳师远征确实耗国力,但长孙无忌的顾虑也没错:阿拉伯的东扩野心若不遏制,迟早会成为西域大患。
  
  房玄龄的借势威慑之策,倒是避开了远征的弊端,又能达到教训的目的。
  
  “玄龄公的法子可行。”李承乾缓缓道:“但需加一条:先派使者去见阿拉伯哈里发,递国书警告,若再敢越阿姆河东进,或与任何部族勾结反唐,大唐便彻底断绝其中亚商路。”
  
  他看向褚遂良:“褚公,你草拟国书,语气要硬,既要历数他们三次犯边之过,也要点明‘商路存废,全在其一念之间’。若不从,再按玄龄公之策行事。”
  
  “殿下英明。”褚遂良躬身应道:“先礼后兵,既不失大唐天朝上国的体面,也给了阿拉伯退步的余地,即便后续动武,也占尽道义。”
  
  李承乾微微颔首:“就这么定了,即日派遣使者前往阿拉伯王都。”
  
  ——
  
  次日,太子要使者前往阿拉伯的消息传开,诸多官员纷纷自荐。
  
  内侍文忠捧着厚厚一迭自荐文书,额角渗出细汗。
  
  不过一日,竟收到三十余份自荐书,有世家子弟求功名,有地方官员盼升迁,连国子监的几名书生都递了名帖,可李承乾翻了半个时辰,却始终未在任何一份文书上画圈,案上那卷《汉书张骞传》被翻得边角起皱,指尖反复摩挲着“持汉节不失”四字。
  
  “殿下,您看这份,吏部主事李瞻,出身清河李氏,懂波斯语,还愿带家奴二十人随行,还有这份,陇右参军赵烈,曾随苏将军守过安西,熟悉西域地形……”
  
  文忠指着文书上的标注,“这三十余人,要么有背景,要么有履历,按理说都能当此任。”
  
  李承乾却将文书推到一旁,目光如寒刃般扫过殿内:“有背景?有履历?可他们的文书里,写的都是‘愿凭三寸舌劝退阿拉伯’‘盼为大唐修睦邻之好’,半句没提‘三次犯边之辱’,半句没提‘大唐体面’!这是去当说客,不是去当使者!”
  
  起身走到《张骞传》前,李承乾声音陡然拔高:“当年苏武牧羊十九年,节杖毛落犹不肯降;傅介子斩楼兰王,凭的是‘汉使不可辱’的硬气!如今阿拉伯三次犯我疆界,杀我将士,孤要的不是‘修睦邻’的软骨头,是敢在哈里发帐前拍案、敢以性命护大唐威严的硬茬!若只是求功名、盼升迁,遇上哈里发发怒,怕不是当场就跪地求饶,丢尽大唐脸面!”
  
  文忠这才明白太子的想法,不是没人愿去,是没人能担起“立威”的重任。他连忙躬身:“殿下明鉴,臣这就去筛!重点看他们对‘阿拉伯犯边’的态度,凡提‘妥协’‘修睦’者,一律剔除;只留那些敢提‘问责’‘立威’、愿以性命护节杖的人!”
  
  两日后,文忠将筛选后的三份文书呈到李承乾面前:“殿下,只剩这三人符合要求。监察御史王适,说‘若哈里发不认错,便当庭斥其不义’;兵部员外郎柳安,称‘愿带火铳随行,若遇辱便以死明志’;还有西域司主事王成,说‘要学傅介子,让阿拉伯知大唐使者不可欺’。”
  
  李承乾翻到王成的文书,目光停在那句“臣若见哈里发,必历数其三犯安西之罪,若他敢动臣一根手指,臣便以剑自刎于帐前,让其背负杀唐使之名”上,指尖微微一顿:“这个王成,是什么来头?”
  
  “回殿下,此人出身寒门,在西域司当差五年,三年前曾随商队遍历波斯、粟特,懂阿拉伯语,腰间常挂一枚波斯银币,说是当年见阿拉伯士兵欺辱西域商人,便立志要为大唐扬威。”文忠补充道,“昨日臣去西域司打听,同事都说他性子执拗,去年曾因弹劾西域都护府‘对阿拉伯退让’,被降过一级,却半点没改脾气。”
  
  “倒有几分汉使的倔劲。”李承乾轻笑一声:“传他入殿。”
  
  不多时,身着从九品青袍的王成步入殿内。
  
  他身材瘦削,面容虽显青涩,却脊背挺直如松,腰间除了那枚波斯银币,还挂着一柄西域样式的短剑,剑柄缠着大唐红绸,既有西域历练的痕迹,又透着对大唐的赤诚。
  
  “你文书里说,若哈里发不认错,便自刎于帐前?”
  
  李承乾开门见山,目光锐利如刀,“孤要的是‘立威’,不是‘寻死’。若你死了,谁来把阿拉伯的态度传回长安?谁来让各部族知道大唐的立场?”
  
  王成躬身却未低头,声音沉稳有力:“回殿下,臣说自刎,是为断自己退路,也是为断阿拉伯的退路,臣若死,便是他杀唐使,大唐师出有名;臣若活,必让他当众认错,承诺永不再东扩。臣不会轻易死,臣要活着带他的降书回来,更要活着让西域各族知道,大唐使者,比汉使更硬气!”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手抄本,纸页泛黄却字迹工整:“这是臣抄录的《汉书西域传》,夜夜诵读,深知汉使能‘持节不失’,靠的不是匹夫之勇,是对大唐的信。臣此去,带的不仅是国书,还有这卷抄本,若哈里发辱臣,臣便当着他帐下各部族,读汉使如何守节、如何扬威,让他知道,大唐从未丢过这份骨气!”
  
  说着,他又展开手绘的阿姆河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阿拉伯军营的粮草据点、波斯旧贵族的联络方式:“臣已查清,阿拉伯军中多有波斯旧部不满其统治,若哈里发敢对臣动粗,这些人必会传信给苏将军。”
  
  李承乾看着地图上精准的标注,又看着王成眼中毫不掩饰的决绝,终于起身,从殿梁上取下那柄镶金节杖,仿照汉代使节样式所制,顶端缀着七颗明珠。
  
  “孤赐你此节杖。”李承乾将节杖递到他手中,声音郑重:“此杖在,如孤亲临,如大唐疆土在!沿途若有驿站怠慢,你可持杖斩之,阿拉伯若敢辱你,苏定方的斥候营会立刻袭扰其粮草,若你能活着带回降书,孤许你连升五级,入政事堂!”
  
  顿了顿,李承乾又道:“若你身死,可门荫子嗣。”
  
  王成双手接过节杖,面色因激动而泛红,却稳稳举过头顶:“臣定持此杖,如持大唐山河,不辱汉使风骨,不负殿下所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