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刘备未逢其谋
第九十七章 刘备未逢其谋 (第1/2页)“我等坐拥守城之利,岂有反去攻他的道理?”
关羽理所当然的反问,众皆讷讷无言。
刘备问之曰,“二弟可有应对之策?”
“今我军兵寡,而袁术势众,他之所以没有仓促进攻而使我们灭亡,是忌惮我们拥有守城之利。
若依孙先生所言,我等出城而战,是以将寡兵微,攻敌十万之众,弃守城之利,伐他结营而守。
如是攻守易形,以短击长,徒损士卒性命而换彼之土丘,填他之沟壑。
这正是袁术所期望的事,大哥慎思之。”
刘备深以为然,“二弟所言甚是,那么何以破敌呢?”
关羽手握春秋半轴,轻抚长髯,一对丹凤双眸轻睨了孙乾一眼。
“某非军师,请孙乾先生试言之。”
刘备:“.”
孙乾:“???”
我没说计策吗?依我所见,那咱们就打呗,越早打越好,否则等袁军深沟高垒建起来,不是瓮中捉鳌,等死而已?
我难得想出一个如此合理的计策,你直接给我否了,现在又要我说?
见众人看向自己,孙乾被堵的好半晌说不出话,这才尝试着开口。
“上次子仲筹措粮草,多有富裕。
我军尚有三月之粮,护城河之水未绝,豫州又多水脉,城中多深井。
今食水未绝,主公,何自乱也?
应之以动,不若镇之以静,任他深沟高垒,我自岿然不动,可保三月无虞。”
刘备:“.”
“敢问先生,三月之后,袁军深沟已成,壁垒已建,而我军粮水尽绝,又当如何?”
孙乾没好气的看了边上从容翻阅春秋的关羽一眼,语气颇为幽怨。
“主公所言,乾岂不知?然关将军所言亦然有理。
此时出城与袁军决死,便是转守为攻,弃坚城之利。
以势弱之军,攻他深沟壁垒,十万之众;用士卒之命,填他土丘壕沟,徒劳无功。
袁术此举实以堂皇大势凌压而来,乾实无解法,孰攻孰守,犹待主公自决。”
刘备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也感无奈,忽见关羽端坐如常,没事人般读着春秋,不由眼神一亮,笑问之曰。
“二弟熟读春秋,若有破敌之策,还不为兄解惑,何必为难孙先生?”
“大哥说笑了,关某若有破敌之策,岂有私藏不助大哥之理?”
他笑着将手中半轴春秋展开,示以众人,只见其上所书正是!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进谏:“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随之灭亡。
谚语所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这样的关系。”)】
见众人看罢,关羽这才淡然而笑。
“关某虽无破敌之策,陈元龙必有之。
现今我们同吕布,不正是像虞国与虢国这样唇亡齿寒的关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