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杨公大义,何以教我?
第一百三十章 杨公大义,何以教我? (第2/2页)此举不光是针对曹操的疑心,更多的是针对曹营。
倘使曹营之人听闻投降袁营之后,不仅没有任何负担,甚至还能像毛玠一样,住进黄金台,被他拜为上卿。
那么试问当兵败势穷之时,又有几个不心动来投呢?
正如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毛玠现在正是被他置于黄金台上的活马骨。
待料理了毛玠投降诸事,袁术率军再赶赴曹纯处。
不过此时曹纯所部万人,已在徐晃率数十骑赶来传讯接管后,由他亲自统兵突围而出。
李丰、韩当因走脱了曹纯,率众向袁术请罪。
“回禀主公。
我等正从军令,极力拖延曹纯所部,不想那徐晃率数十骑突然杀来相助曹军,我与韩老将军力战不敌。
且他用兵极为老练,由他接管曹纯部众后,我等再难压制,尽力拖延数次,终究被他率众走脱。”
袁术对此并未太过责怪他们,毕竟徐晃当世名将,曹纯也是曹家年轻新秀。
此番徐晃必给曹纯带来了他所部兵马全军覆没,孙轻麾下黑山贼也旦夕难保的消息。
如此情形之下,二人金诚合作。
所率也不是黑山贼那等乌合之众,而是曹军精锐,一心想走的情况下,李丰、韩当二人没能拖住也属正常。
反正此战至此已是大胜,即便徐晃反应同样迅速,紧赶慢赶救回了曹纯,也难以再挽回梁国大势。
及至此时此刻,这场绵延一十七处战场,血战一日夜,两方交战超过二十万人的梁国之战,终于将至尾声。
徐晃麾下四千人全军覆没,梁国主帅徐晃仅以身免。
十万黑山贼近乎全军覆没,仅孙轻率溃兵万余得脱。
匈奴右贤王浑突邪,及麾下五千匈奴铁骑全军覆没,于睢水江畔被筑京观。
毛玠所部五千屯田军,或死或俘,毛玠本人“投降”。
仅有曹纯所部万人,在得到徐晃的消息后,全力突围撤兵得以幸免。
于是,当下之梁国,孙轻领万余溃兵,曹纯领近万曹兵,汇合徐晃与镇守蒙县的杨奉部一千人,于蒙县陈兵。
而袁术则在汇合了此前袁胤、黄盖应对毛玠之五千人,李丰、韩当应对曹纯之万人,总计兵力恢复至四万五千余人,尽吞梁国诸县,并包围蒙县的徐晃,与睢阳的简雍,这梁国最后的两城之地。
此战袁军以七万对联军十三万,战损两万五千人,尽灭十万联军。
而今整个梁国只剩蒙县处徐晃麾下联军合计两万余人,睢阳城中简雍麾下八千人。
彼等虽还有守城之力,但大势已去,攻守易形。
倒是蒙县城门,杨奉看着失魂落魄,领军归来的徐晃,摇头而叹。
“公明啊!瞧我说什么来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勿谓言之不预也。”
徐晃羞愧难当,“晃轻敌冒进,悔不听杨公之言。”
时人不由讶然,忙问缘故。
待孙轻、曹纯从中得知了杨奉居然是第一个看穿袁军虚实,并在当时那种处境下,一脸忠义,义正辞严劝阻徐晃,做出最明智决定的人。
众人无不对他大为惊异。
眼下时局艰难,众人也没什么顾忌,忙问之曰:
“今该何为?杨公可有教我等?”
杨奉:“.”
我都准备投降了,你们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