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诛九族,以儆效尤!
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诛九族,以儆效尤! (第2/2页)可以说眼下真正为之痛心疾首的,便是高座龙椅,平天冠下十二道玉旒掩映,面目阴晴不定,不发一言的天子。
毕竟眼下的天子手中,仅有杨奉、董承两支军队,最多在算上右贤王去卑所部的匈奴人。
杨奉一投降,其所部军力尽失,等于天子军力折损一半,这让得了刘繇的教导与支持,想在洛阳大展拳脚的天子如何能接受?
也就难怪会有这场分明是徐晃兵败请罪,却要来问罪他这位当朝丞相的闹剧了。
毕竟此情此景之下,再治徐晃的罪,只会竟天子势力越发虚弱,而若主帅徐晃不能担罪,自然要把他这位制定此次梁国战略的丞相召来,一肩担之。
你要说这种事,曹操怎么可能答应,此间妙处,便应在刘繇最后那一句:
【光禄勋徐晃即刻命曹纯引万兵而归!】
无论徐晃究竟出于何种想法,又是否是即刻命曹纯撤军。
但在事实上,他这位天子亲信不仅没有坑害他的曹军,还在整个梁国各处兵败的情形下,帮他保下了一万精锐,这个人情,他得领。
而此事到底该如何定性,此前刘繇的话语之间,已经暗示的很明显了。
乐进!
显然无论是天子,还是以刘繇为首的帝党都清楚,眼下之局势,他们根本拿他这位执掌朝纲的大汉丞相毫无办法。
此次朝会真正要论罪的人,正是乐进,只有将一切责任都推到在颍川兵败投降的乐进身上。
这才能以颍川兵败,乐进投降为由,导致梁国兵败事出有因,从而减免徐晃身上罪责。
之所以当头棒喝,要问罪于他曹操,便是这等推卸责任于他曹操麾下的话,徐晃不能说,天子不能说,当由他曹操亲自来说。
不过对曹操而言,倘使乐进没有投降,他绝对顶着满朝文武,哪怕违逆天子之意,也要力保乐进,以免寒了麾下人心。
可偏偏乐进投降了!
并且降得彻彻底底,甚至因为他,招致颍川、梁国两处战场的溃败。
因此,此时此刻的曹操,与天子心意难得的一拍即合。
天子需要为徐晃找个推卸责任的对象,他曹孟德也正要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只见他微微一笑,冷眸迎上刘繇。
“太傅说的对,乐进背义投袁,致使颍川、梁国两处兵败,袁术大势已成,恐难遏制。
此等无君无父,投靠叛逆的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臣识人不明,有伤陛下明德,自领罚俸一年。”
曹操说着话音陡然转冷,逼视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乐进乐文谦,辜负皇恩,深负我望!
免去一切官爵,贬为庶民,当受绞首分尸之刑,今虽藏匿袁逆麾下,然天下有识之士,皆可诛而杀之!
提乐进人头,进献洛阳者,可得封侯之位,赏千金。
臣请陛下诛乐进九族,凡其家族者上百人,明日问斩,其首悬之东门,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