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典:到底是谁在整我?【5000】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典:到底是谁在整我?【5000】 (第2/2页)计谋什么的他不管,别耽误他杀曹贼就是。
另一边,一路仓皇逃窜,远远望见薛县城墙的曹军,甚至都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真的逃出来了!
城墙、活路、酒食、美人,就在城里。
一时间他们仿佛又能挤出力气来,朝那扇远远望见的薛县城门奔去。
也就在此时!
一阵喊杀声响,追了他们一路,越来越近的袁军,也恰好赶上了他们。
“不!我还要回洛阳领赏的!”
“我为朝廷立过功,丞相还在洛阳等着封赏我呢。”
“娘希匹,俺说好了亲事,回家就成婚,怎么能死在这里?”
这一刻,没有人回头与袁军作战的。
各个带伤,又紧赶慢赶逃了一路,哪个有力气回去跟敌军拼命厮杀?
眼看己方城池在前,当然是谁跑的快谁活命,落在后面的,算你倒霉。
血战厮杀中活下来的喜悦,几次死里逃生的侥幸,被袁军追杀的焦虑恐惧,亡命奔逃至此的求生之念。
此时此刻,在袁军的逼迫下,于近在眼前的薛县城池诱惑中,一起爆发。
这一刻,即便是李典也再控制不住这支求活之军!
谁拦他们活路,便是在要他们的命,谁要他们的命,谁便先去死吧。
于是乎,分明袁军在后碾杀,可曹军在前根本不管不顾,只蒙头朝着己方城池,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及至城下,曹军高呼:“开城!”
“总领梁、鲁战事,平西将军李典在此,县尉何不开城?”
“我等皆是曹军,速速开城相救!”
“见死不救,害死李典将军,汝等欲谋反乎?”
县尉:“.”
我只是一个小小县尉啊!
没办法,李典可是朝廷亲命总领梁、鲁战事,甚至特地为了对标乐进,而封的平西将军。
此刻兵败,逃难至此,他一个小小县尉,怎么也不可能见死不救。
“我等在前线死战时,不见你等郡兵,怎么眼下还要在城外坑害我等不成?”
“就是,我等为保鲁国血战厮杀,你等却在此地坐享其成。”
眼看城下曹军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似乎再不开城救援,不用等袁军来攻,这些曹军先要攻城了。
至于李典,他此时也不敢当这个众矢之的,况且背后足足两万袁军,就在城外除非投降,否则必死无疑。
可有了乐进的前车之鉴,他是宁死也不敢投降呀。
是故还不如放任此事,果真逃入城中,只要能将追来的袁军抵挡在城外,及时关上城门,或许倒有一线生机。
未几,随着城门缓缓打开,城内的县尉组织了郡兵,还想在袁军冲来时抵挡,不想先被这些拥挤抢入城门的曹军冲溃。
李典此时倒是站了出来,毕竟只要入了城,那么接下来挡住袁军才能活命,大家的利益重新回归一致。
他即刻便高声下令,组织守城。
然而城外的袁军碾了他们一路,等的就是这一刻,这等好机会又岂能放过?
当先就是一支千人骑兵,军旗飘扬两个大字【杀曹】!
正是乐进这些时日以来,痛定思痛,苦心孤诣所练之【杀曹军】!
由乐进率领,皆提长柄大刀,千人拖刀在后,扬起漫天尘沙。
随着乐进高呼一声,“杀曹!”众人冲入城门就是一刀拖刀斩。
无可匹敌,无可抵挡!
枪挡枪断,盾隔盾碎,普通士卒如何挡的住这借着马力的拖刀一斩?
一时间城门处无数曹军身体两分,血流成河,目见之者,谁不胆寒?
原本拥堵的城门为之一清,袁军趁势杀入城中。
近身之后,大刀使着不便,乐进当即下令,”换刀!”
于是杀曹军将士,将手中长柄大刀的中段一拧,当即分做一柄长刀,一柄短枪。
众人或持刀,或持枪,配合后面拥上来的袁军步卒,再度厮杀起来。
有先前千人拖刀那震撼人心的血腥一幕,此时又有源源不断的袁军涌来。
这些逃了一路,被杀破了胆的曹军,只觉袁军恐怖,根本无可匹敌,很快就再度奔逃起来。
“诸君随我死战!
只要将这入城少量袁军杀退,再关上城门,我等方有生路。”
李典还在这里奋力高呼,想要整顿兵马阻敌于城外呢,然而很快他就被一众曹军抢了出来,护着他往另一处城门逃去。
于是熟悉的一幕上演了,众人死战得脱,险死还生的逃出薛城,然后李典带着人在前面逃,袁军派人在后面追。
区别的只是李典周围这次只剩下三千多人,就这还是某位陆军师,极力从乐进刀口下保住的活口。
不过这次追在他们后面的袁军,也只得五六千人,毕竟新得了薛城,袁军主力自然要在城中休整整顿。
至于李典麾下这些?
派人盯着就行了,这帮子曹军一路逃命都没时间休息,精疲力竭之下,又能跑多快?
甚至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食水,可别死在路上了。
薛城之中,躺在县府大床上,吃着美酒佳肴的陆逊,忽然想到他可怜的曹军兄弟们日子是不是太苦了?
即刻命人给他们送了点吃食过去。
于是乎,当正在逃往蕃县的李典军,实在坚持不住,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小心翼翼睡了一夜后。
发现可怕的袁军没有追来,今晚是平安夜,纷纷欢呼雀跃,庆幸自己又活过了一天。
只有李典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一幕,仿佛明白了什么。
先前逃往薛城,可能是一开始离得远,袁军追不上他们也就罢了。
这会逃往蕃城,他们甚至休息睡了一晚,袁军都没追来,其意不言自明。
特别是当众人饥渴难耐,寻找水源之时,恰好在河岸附近,捡到了不少被人遗弃的腐败食物。
数量不多,刚好能够他们不被饿死。
“将军,多少吃点吧,你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了,大家伙还指着您带我们回洛阳呢。”
当眼睁睁看着副将递来一块腐败生虫的饼子,李典一掌拍开,气的拔剑出销。
“竖子,安敢辱我!”
他骂的不是副将,而是那个背后算计的小人。
言罢,他便要自刎当场,幸得副将眼疾手快,一面上前拦阻,一面呼喝众人。
待大家一起将李典抢下来,这才心有余悸,没有李将军在,可不一定喊得开蕃城城门,入不了城,活不了命,到时候谁带他们回洛阳呢?
他们之中倒不是没有聪明人猜到眼下的处境。
可对聪明人来说,随波逐流,各安天命或许能活,真没了利用价值,一会袁军冲杀上来,岂不是必死无疑?
等到李典被自己麾下的士卒解了武器,甚至派人盯着,防止他寻死,李典心里那叫一个恨啊!
到底是谁在整我?
未几,一行人逃至蕃城,和薛城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摸一样的一幕上演。
曹军用李典叫开城门,袁军随后杀到,蕃城失守,李典又一次死里逃生。
李典:“#@&*!”
这一次李典身边的人更少了,只剩千余人。
逃往驺县的路上,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使众人意志愈渐薄弱。
那些曾经疯魔般控制着李典,把李典当做救命钥匙的士卒,再一次将希望放在了他身上。
他们仰起面黄肌瘦的脸,深望向他。
“将军,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是啊,他们只是求活,自己答应了要带他们活着回洛阳领赏的。
李典幽幽一叹,“能的!想要活下去,就得听我的!”
终于,时隔多日,他重新拿回了自家军队的控制权。
李典: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