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代师巡狩,以牧万方!【6000求求追读QAQ】
第二百四十七章 代师巡狩,以牧万方!【6000求求追读QAQ】 (第2/2页)“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诸君何不死战?”
众人长长一叹,袁军已被坏了计划,岂会在留他们性命?而若降袁,他们又顾念家中亲族,不忍投降。
绝境!此乃李典专为他们所准备的绝境!
“果如将军所言,今日必死无疑。
我等愿同将军死战。”
“好!”
这一刻,破坏了那竖子的计划,又得了这最后一战的机会,李典仿若这些天来赌在心间一口闷气吐出,仰天一声长啸,何等豪迈痛快。
“今得众将同死,杀尽袁狗,大慰平生。”
言罢,他当即吩咐众将于城下,背靠城门,列阵而守。
又让城上扔下许多盾牌,甲胄等军械物事,更是同时指挥城上、城下两面作战。
城上放箭投石,策应地上,地上则摧毁云梯,拱卫城门。
袁军阵中,乐进远远望着这一幕,不由喟然而叹。
“李曼成军阵俨然,为人稳健,于绝境之中,都能破解局面,不失为一员将才。
倒是可惜了,若非乐某绝了曹营投降之路,李家又是豪族家大业大,否则主公不失为又得一良将,来日乐某又可与他同殿为臣矣。”
乐进叹罢,问计于身侧陆逊,“汝之计谋,已被他破去?今当若何?
若是强攻城池,虽能胜,但也有损伤,我等兵力,可还需回转镇守梁国,不得有失。”
“破我计策?”
陆逊笑了,“此早在我计中矣,反而是这李曼成,事到如今才放弃幻想,行此殊死一搏之事,才险些坏我大计。
此番兴兵入鲁,又岂为夺他几座县城?”
陆逊轻笑提醒,“乐将军,将方才派去拦截城中求援信使的人唤回来,我正要他去通传此间消息。”
乐进诧异不解,陆逊为之解释。
“所谓远水不解近渴,朝廷大军远在天边,便是求援,等他们过来,此城也早被攻下。
鲁国境内六县,三县已失,卞县今被我等所围,汶阳县兵少,自保尚且不足,又何谈援兵?
那么乐将军以为,此信该是向何处求援呢?”
“鲁国国都,鲁城!”
乐进悚然,直至此时,他才明晓陆逊此前诸般举措之真正深意。
他要的从不仅仅是卞城、薛城这些周边县城,从始至终,他目光所及之地,始终是那鲁王王驾之所。
陆逊颔首,少年白马,衣袖飞扬。
“棋局已定,落子将军。
乐平东,可敢随我刺王杀驾,直取王都?”
“哈哈哈”
不愧是袁公高徒!
乐进亦为之仰天而笑。
“有何不敢?”
二人遂留五千兵马,多置旗帜锅灶,佯作两万,兵围卞县,自领一万五千人,悄然离去,往鲁城外埋伏。
于是,卞县城下,刚喊完“今亡亦死,战亦死,何不死战?”,率领城上城下之兵力,摆开阵势,欲与袁军决死的李典,只觉一拳打在了空处。
守不住。
李典也知道自己守不住,不光他在城外守不住,就连卞城也守不住。
一座小小县城,便是不开城门,也难挡袁军兵锋,区别只是能拖多少时日,凭借守城地利,又能杀伤多少袁军,给袁军造成多少伤亡损失。
或是等来援军,或是崩下袁军几颗牙,使袁军难以为继,不能再继续攻伐下一处城池,便是最好的结局。
可就在李典及麾下八百众,以及城上卞城守军,所有人都在李典的忠义鼓舞下,做好殊死一搏的准备,欲与卞城共存亡之时。
他们看见了什么?
袁军居然在挖深沟,建营垒???
似要将卞城团团围住?
不是,结硬寨,打呆仗,是袁公惯用的成名打法不错,可也没有这么生搬硬套的啊!
你们足足两万袁军,打我们区区两三千人驻守的县城,你们见鬼的搁这结硬寨,打呆仗,打算围住之后,等我们自己饿死?
慎重过头了啊喂!
要不要这么小题大做啊?
“竖子!竖子啊!”
李典真是要被气的无语了!
他好不容易再一次凝聚了军心,打算最后一战,临死前给这个做局坑害自己的竖子来点狠的。
结果这竖子居然挖起了壕沟,要饿死自己。
李典:“.”
就没你这么打仗的!
可要说主动冲杀上去,阻止袁营结寨呢?
自己这边八百人,逃了多日,面黄肌瘦,精疲力尽。
主动正面冲杀敌军养精蓄锐的两万人大营?
他李典虽然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可没做好给对面送功绩的准备啊!
至于说喊上卞城守军,一起杀出城来,阻止袁军结寨?
说不定那竖子就是故意做局,诱人出城呢?
城里的两三千守军,加上自己这八百人,出城野战,没了守城之利,顷刻间就会被两万袁军吃干抹净。
这下好了,连卞城也送了。
这一刻,李典绝望的发现自己竟然无计可施?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偏偏对方还过分谨慎。
他竟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在眼前挖深沟,建高垒,等着饿死自己。
羞辱!
赤裸裸的羞辱!
奇耻大辱啊!
唯一能让李典安慰的是,所幸卞城之中,粮草还算充沛,足够半年之用。
也能从城上,通过吊桶运些下来,至少不用再吃馊食了。
得知这个好消息,李典遂隐忍不发,他冷冷望着远处挖沟建垒包围卞城的大军,暗自发笑。
他就不信了,这竖子还能丢下梁国不管,跟自己在这里耗上半年?
纸上谈兵,生搬硬套,届时粮草无以为继,定叫你这竖子,自取其辱。
与此同时,鲁国国都鲁城。
鲁王焦急的踱步在大殿上,问计于群贤,群臣讷讷不敢言。
“怎么回事?谁来告诉本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县、蕃县、驺县接连失陷,失陷速度之快,连一日夜都没守住,仿佛袁军才刚抵达,城就破了一般。
你们谁来告诉本王,是这些城池的守将,皆是反贼,欲敌就降。
还是袁军皆天兵下凡,凡人城池触之即溃,根本不能抵挡?
说啊?你们谁来告诉本王!”
群臣俯跪地上,几不敢言。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望向自己,国相张华叹了口气,一捋长髯答之。
“回王上,此事怪哉,然必有其理。
不过此事不急,可从后再议,眼下袁军大举来犯,当速速发信,往朝廷求援,才是今时要务。”
“求援?本王难道不知道求援吗?”
见事到如今,这老货还在这里和稀泥,鲁王气急。
“以袁军现在这等一日破一城的速度,不用两三天就打到城下了。
要是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如何轻易破城的,鲁城又如何能守?
朝廷援军?莫说洛阳了,便是等到最近的兖州闻讯来援,本王也已作那袁氏家奴矣。”
“这”
张华一时之间,竟被怼的无言以对,不由感觉面上无光,所幸他忽得想到一人,不由眼神一亮,谏之曰:
“朝廷曾派平西将军李典总领梁、鲁战事,此人麾下尚有一万朝廷精锐。
其人又是熟读兵法,精通军阵的名将,若能向他求援,由他来统率我王都一万守军。
两军合计两万人,与袁军数量相当,又得李平西统率,当不在那乐进之下,或可击退来敌,守住鲁国。”
鲁王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了。
“国相所言虽有理,然平西将军何在?
早听闻他率军杀入梁国,眼下梁国袁军都杀出来了,却无平西将军半点消息,早已生死不知。
指不定全军覆没于梁国矣,今又如何向他求援?”
国相张华摇头为之分析,“王上,依老臣之见未必。
平西将军兵力聚集一处,以流寇战法袭扰梁国,反观梁国,袁军虽有三万之众,却要镇守各地,处处遭受牵制。
若说袁军能于无声无息之间,尽灭平西将军所部,绝无可能。
平西将军今或是在梁国遭受牵制,又或有些小败,损兵折将,才使袁军能分心出兵。
但最有可能的,此定是袁军围魏救赵之计!
以老臣谋之,其必是在梁国被平西将军的流寇打法折磨的无可奈何,这才出此下策,来攻我鲁国,迫使平西将军撤军回援。
王上只需一面遣人往洛阳、兖州等地求援,一面派人往梁国附近寻觅平西将军线索。
若能与之联络,想来必能知晓这支袁军何以突然杀来,以及连破数城,摧枯拉朽之古怪了。”
鲁王眸光扫视群臣,见也没有其他意见办法,只得叹了口气。
“国相老成持重之言,便依你策行事。”
他说着,看向在场武将为首之人,吩咐下令。
“陈将军,近日城防之事,就托付于你,多加谨慎,勿负我望。”
陈彰领命,刚要退下,不想便听一封急报传来,朝奏九重宫阙。
“卞城告急!
有平西将军消息!
平西将军就在卞县城下,一己之力阻拦袁军,已危在旦夕。
卞城求援!
请王上即刻发兵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