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日昭昭,其火煌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日昭昭,其火煌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日昭昭,其火煌煌! (第1/2页)

“今太傅举事在即,诸公景从,匡汉之事,或在此一举,杨家荣华,当由此保全。
  
  吾儿聪睿机敏,何不助一臂之力,以效天下之正朔。”
  
  然而对于杨彪的提议,杨修只是悠然端坐于案侧,抬手举起杯中茶水轻啜。
  
  “每临大事有静气,此所以能谋定而后动者,这是父亲您自小教我的。
  
  不过现在,您的心乱了。”
  
  “遇事当缓不图急,当慎不弄险,这样的道理,我岂不知?
  
  然,我杨家几代人屡世公卿,朝中大事,我等虽不争先,但也从未旁落。
  
  是以自党锢、黄巾、何进、董卓、李郭以来,我家虽不盛,亦不衰。
  
  每每留有余地,成王败寇,不伤我家分毫。
  
  但这一次,百官相随,兵马齐聚,太傅那边聚集了此等声势,我等若连一丝兴汉之意都不表示。
  
  只怕他事成之日,便是我杨家失势于陛下之时.”
  
  然而没等他说完,杨修已轻笑间打断了他。
  
  “父亲,今时不同往日。
  
  若是过去,朝中权力争斗,我杨家不为鸡头,只做凤尾。
  
  成则同受荣华,败也不至牵连过甚,以此得享富贵,保家族千年基业长盛不衰。
  
  此是正理。”
  
  他说着将手中茶盏往案上轻轻一磕,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没有明知必败之事,硬往上掺一脚的。
  
  何况,此非以往权臣逐利,党同伐异,而是:.”
  
  他微微一顿,握盏如握玺,眸光微眯似寐。
  
  “曹逆将行悖逆之举,猛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什么?”
  
  杨彪闻言勃然色变,他虽为杨家家主,但在自家这个伶俐儿子,展现其非常人之姿后,在许多大事上,杨修才是帮助他的真正谋事者。
  
  他更是早知杨修从始至终都不看好刘繇,否则也不会帝党忠义之士们几次来请,自己都没去一道书名画押。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不看好,已经到了认为刘繇必败的程度,更直言曹操欲行悖逆之事?
  
  “可是.何至于此?
  
  太傅麾下兴汉义士,文武官僚,何止百人,更有皇宫、西园、城外共计四万兵马相随?
  
  纵不能胜,哪怕除曹事败,也不过如先前朝堂之上一般,虎头蛇尾,互相制衡。
  
  太傅除不得曹贼,曹贼难道就除得了太傅吗?
  
  至于悖逆之事?曹贼于宫闱之中,安插亲信,在禁军之中,网罗党羽,事情虽做的隐秘。
  
  但在被太傅一语道破天机,大家有心防备之下,也未必叫他成事,如此胜负不过五五之数,何以轻言必败?”
  
  “父亲,你们只看的见洛阳城内形势一片大好,刘太傅执天子诏,号令除曹,莫敢不从。
  
  兴汉大业,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你们目光只着眼城内,当所有人都被太傅之事牵扯目光,被这城中风起云涌,动摇心神之时,却唯独忽略了城外。
  
  太傅举事之事,衣带诏列名之人何止百数?洛阳城中风雨飘摇,一片大事将发之态,连你都有人通风报信,难道就无一人往曹营通信?
  
  兴汉之事,始终未有发作,是在等刘太傅口中的除曹良策。
  
  那么您说曹营从始至终,都没有动静,曹公他又是在等什么呢?”
  
  杨彪闻言微怔,被杨修提醒到这个份上,如何还不明白问题出在何处。
  
  “城外?你是说荆州兵恐将生变?
  
  这怎么可能?太师乃汉室宗亲,以极人臣之贵,岂肯屈身事贼,而坏祖宗基业?”
  
  杨修冷笑,“刘景升不会,可他下面的人呢?
  
  荆州军中大小将校,都是汉室宗亲,都极人臣之贵乎?
  
  他们自荆州抛家舍业,千里迢迢来至洛阳,甚至连城门都不得入,心中岂无怨怼?
  
  何况洛阳几经战火,朝中国库空虚,陛下与汉臣所能调动的钱粮,尽数用于刘玄德之西园新军,尚且不够。”
  
  他话语声声入耳,意味深长,却听得杨彪脊背发寒,通体冰凉。
  
  “那么父亲,我想问.现如今又是谁在发饷,使城外之军,还没有兵变呢?”
  
  “曹操!
  
  他竟是做的这般打算?”
  
  直至这一刻,随着杨修一语一言,洛阳城中这段时日之乱象,各般无法理解、波云诡谲、不合常理之局势,跃然眼前。
  
  仿佛天光破云,将笼罩于城上,遮盖世人眼前那层层迷雾拨开,一灯既明,照澈满城云烟。
  
  杨彪抬脚将行,就欲出府而去。
  
  “修儿,此等大事,你既已看破,何不早言?
  
  我当速速将此事告予太傅、群臣,否则兴汉大业虽败,来日为时未晚,若帝党菁华付之一炬,则天子旁落,汉室何存?”
  
  然而少年郎单薄的身影,却缓步走至他身前,他抬起脸,那张稚气未脱与杨彪十分相似的脸,肃然与他对视。
  
  杨彪蹙眉,微微顿足,“汉室忠义者上百人名列衣带诏,今若忍视其死,恐汉室将亡于我手。
  
  今大义在前,汝欲阻我乎?”
  
  “父亲欲陷杨家数十上百口于死地乎?”
  
  杨修拱手,执礼甚恭,缓缓让开道路。
  
  “诚如是,子当从父,毁家纾难为汉室陪葬。”
  
  “这”
  
  明明杨修已让开道路,可杨彪却面色痛苦,脚步难挪,只口中喃喃。
  
  “以汝之才,既早看破,何不早言,以至于斯?”
  
  “早言?便是早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群臣能凑足粮饷,还是能越过曹军镇守之城墙,将粮饷送至城外?”
  
  杨修幽幽一叹,“我等早入曹贼之算计,一步慢,步步慢。
  
  当日朝堂之上,不应该是刘玄德站出来,请命出战的,而应该是他刘景升!
  
  刘备军中,上下军校皆慕其恩义,感怀在心,追随他四处漂泊多年,轻易不会背叛。
  
  掌军之人,不是他二弟,便是三弟,有万夫不当之勇,足以震慑三军。
  
  军中更有祢衡为军师,向汉之心,犹为坚毅,若觉曹贼所谋,必有反制!
  
  只恨刘景升惜身误国,白费孔文举一片丹心血洒御阶,竟换不来他一声出征为国。
  
  刘备军远调,刘表军滞留,看似曹仁与关羽各领三万人外镇关隘,洛阳局势为之一清。
  
  实则所谓的互相制衡,不过是曹贼迷惑我等之手段,从提议以曹仁换关羽开始,他心中便是杀心已起,只为除汉臣而后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