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达则兼并天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达则兼并天下! (第2/2页)“此计当问公瑾,必有良方。”
众人闻言,不由将目光聚集在周瑜身上,只见他果然气定神闲,一看就是腹有良谋。
周瑜轻摇羽扇,从容答之曰:
“既然比人口比不过,这次咱们来个刘晔他学不了的就是了。
今当纳献土地,以投袁公。”
“周公瑾!你居心叵测!”
“疯了!若然如此,这世子之位,不争也罢!”
“依我看,周公瑾私心过甚,已被那凌烟阁星位迷了眼。
袁策之位,我等自谋便是,不必理他。”
随着周瑜这句:【纳献土地】才一出口,当时便是全场哗然,群情激奋,党诛笔伐,言语如刀。
如果说此前释放些人口,倒还罢了,今日放了,以后碰见个天灾人祸的,很容易就又能再藏回去。
但土地,却是他们世家千载传承之根本,一代代人,励精图治,好容易才将家族的土地越搜刮越大,这要他们交出去绝无可能!
“诸公,何必着急?
且听瑜一言。”
周瑜目视众人,凛然而笑。
“诸公可知我为何言此事,刘晔效仿不了,又为何称袁公,而非汉王?”
此言一处,众人为之一怔。
确实,若只是纳献土地,不过比狠罢了,他们江东世家能献,豫州世家难道不能?
见众人情绪有所缓和,为了配合周瑜,孙策也只得在心底叹了口气,挺身而出。
“诸位,公瑾非无谋之人,今日不妨听他一言,再做决断不迟。
若其果为我等世家之敌,不用诸位动手,我袁策第一个将他赶出去!”
见孙策给了台阶,众人也便暂且就坡而下,听听周瑜计将安出。
待场中嘈杂争吵之声平息,周瑜这才为众人娓娓道来。
“诸位以为,当今淮南之黄天太平,万民誓死以报汉王者,何来?
瑜所以言此举,刘晔无法效仿,便是因为眼下淮南、汝南等地,已尽无世家之田。
凡所有田亩,已尽数为袁家兼并,便是梁、陈、鲁等地新收复,所还剩下的,也绝无可能与我等江东六郡比肩!”
“什么?竟有此事?”
“这”
众人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土地被袁家兼并了,这上哪说理去?
他们可以兼并豪强、寒门、以及百姓的土地,袁家作为当世最大世家,自然也可以兼并他们。
虽然眼下兼并得多了一点,但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那些豫州世家,何以得存续?
汉王是要绝我等世家之生路耶?”
“因为袁公之兼并,非你们所想之兼并!
袁公以国之名,向豫州世家租田以租百姓,土地还是世家的,袁公只是租借而已。”
租田以租百姓?
这话大家怎么听的那么糊涂呢?
字我们都认识,可这事?他是人事吗?
迎着他们疑窦的眸光,周瑜笑着为他们解惑。
“方今乱世,世家之田亩,国税者十抽一。
世家向百姓十抽五到十抽八者不等,其中一成,代以纳国税。
自袁公得玉玺天命以来,这些年间阎公奉其命,执袁公剑,一一兼并汝南、淮南万民之土地。
区区生民百姓,何以阻袁家兼并耶?而袁公则在兼并了两地所有百姓之土地后,再将这些土地租给百姓。
于是,汝南、淮南,现在只存在两种土地形式。
一种是袁家之地,租以百姓,租税十五抽一。
一种是世家之地,同样租给百姓,租税十抽五到十抽八。
到这里诸位是不是以为,袁公租税少,那是他袁家的事。
反正兼并百姓土地,也与世家无关,世家继续抽税自家佃户,利益没有丝毫受损,两者就此相安无事?”
周瑜笑了,他袖袍轻扬,笑之曰:
“诸位可知今时淮南、汝南之国税几何?
十抽九!
当然,袁家的地,是不用交税的。”
他抬手轻轻指了指天上,放在唇间嘘了一声。
“咱们上面这位袁公,可是黄天应元显圣道君王爷啊!
世家怎么盘剥百姓的,他就能怎么盘剥世家!
一切都在世家的游戏规则之内,袁家嫡子的他,这些兼并土地,私藏人口的法子,玩的只会比各位更精深。
国税十抽九,世家代佃农交税之后,余一成与佃农共分。
供养不了自身不说,还得供养这些私藏的人口,否则佃农皆饿死,空有土地,可交不起税啊!
不兴刀兵,杀机不显半分,而两地之世家,已至绝路。
当是时,汉王十五而税一,已尽得淮南人心,淮南地处腹心,又不通外敌,世家欲争而无力,欲反而无门,徒坐而等死矣!
所以前有毛玠之事,亦为豫州世家谋之,借其手欲引曹兵至,为最后一搏。
及至曹公兵败遁逃,两地世家之主,齐至寿春宫前,求阎公发书予远征在外的汉王,唯求生路一条。
那时瑜就站在汉王身侧,随之指挥襄阳之战,亲见汉王回书曰:
【今租世家之地,租税与国同休,与民同戚。
愿永结同好,不负此心。】
当租田契书随着书信同至淮南,世家皆欢心,百姓尽欢颜。
袁公兼并两地之田亩,以租百姓,十五抽一,其中租世家之田亩者,则将这部分税收回以世家,以付租金。
如此两地世家虽失了大量田税,却得了与国同休的契书。
汉国在,则世家在,汉国亡,则契书作废,土地依旧是世家的。”
周瑜说着,冷眸扫过周围人几经变换的脸色,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豫州世家与袁家同休,又不用担心我江东世家做大了,会兼并清算他们。
诸位以为,豫州世家又为什么会跟我们比狠,释放这许多私藏人口?
因为用不上了。
那么,瑜请问一句:
诸位今日还不主动纳献土地,相助袁策公子得世子位,承继大业,以嗣大统,是在等什么呢?
等着汉王把在淮南、汝南用过的手段,也在江东六郡一一实行?
届时逼得走投无路,连一块土地都保不住的时候,可别来求到袁策公子头上!
勿谓言之不预也!”
众皆无言,唯向寿春宫方向,拱手执礼,叹曰:
“前有朝廷传言阴谋论,谓之汉王操持天下十数载,以至乱世而有今日。
囊者吾不信。
今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