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未来的倚仗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未来的倚仗 (第2/2页)他不仅会炼制一批结婴丹放进藏宝阁,还会前往中洲和太虚宗进行交涉,从而获得一批凤凰涅槃丹。
不过眼下并不着急前往中洲,他想等修为再高一些再去,那时进行谈判更有底气。
等再过二三十年,会有一批弟子突破金丹,他能获得一批道韵,少说也得几千点。
然后用身上的道韵催熟灵果,尽可能的提行修为层次。
三人面色皆兴奋起来,甭管以后是否用得上,都觉得十分安心。
秦岩笑着说道,“魔气消散后,咱们就可以恢复和极北之地和南洲的交易。
届时我亲自随行,争取早日兑换到为法宝提升品阶的各类材料。”
“费心啦,”季安笑着点头,他记得连山真君的话,将五方旗全部提升到灵宝层次,就可以实现五行之力的转化。
到了那个时候,他释放法术时法宝能够提供迭加的共振效果,也许能够在元婴圈子里横着走。
欢快的畅聊半个时辰,客人们起身告辞,凉亭里再度恢复冷清。
季安取出四支传讯金剑,录入信息后激发出去。
望着金光若惊鸿般远去飞出了视野,他驾云回到洞府。
翌日,辰时初。
阳光洒在匾额上,无极殿三个大字金光闪闪。
季安进入大殿的时候,掌门、韩嫣和两个弟子已经到达。
见礼后诸人落座,季安开口道:
“这次叫大家聚在一起,是商议下宗门的未来。
我的小世界中可以产出很多种对环境要求严苛的灵植,这能够为宗门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也会带来隐患。
元婴之上的境界为三花境,想要突破到这个境界必须离开修仙界进入星空之界,如果我踏出这一步就意味着离开。
那时,失去了某些灵药来源对宗门会是件重大变故。”
如果他无法踏出最后一步,小世界会留在宗门,但他还有两千多年的寿元,而今已经是元婴二层。
就是爬也能爬到元婴九层圆满,然后赚下足够的功德后就拥有离开的资格。
季安感觉修仙界对每个修行者都会产生某种的奇特的引力,限制修行者到达外界。
攒功德就是合法的离开途径,不知道有没有其它‘偷渡’手段离开。
韩嫣连连点头,道:
“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隐患,我们必须研究出在没有真君的小世界支持的情况下,该如何培育特殊灵植。
真君,您能够列出一个清单吗?好让大家知晓哪些灵植对环境有特殊要求。”
这个问题现在不会爆发,但若干年后爆发出来,对宗门的影响必然十分深远。
现在有时间解决问题,那就要尽快解决。
季安取出一个玉简,“早有准备,不过会有很多遗漏,需要大家查漏补缺。
还有,因为聚元树才能得到供应的五气丹在我离开后就无法得到补充,我到现在还没能搞明白聚元树是靠什么繁殖的。”
其实任何灵植对生长环境都有要求,在合适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的更好。
只不过大部分灵植对环境要求没有那么苛刻,所以在非极端环境下都能生长。
玉简中记录了许多灵植的名字,阴魂树、紫云树、金叶紫檀等等。
韩嫣思索片刻,说道:
“我会将宗门能够炼制出来的丹药所需药材列个清单,需要司农殿收集种子种植。
那种灵植无法种出来,就需要重点研究该如何培育。”
她很明白,宗门必须赶在真君踏出那一步之前研究出某些非常关键的灵植该如何培育,如若不然宗门丹药供应就会出现问题。
结金丹、结婴丹等丹药的所有药材,宗门都得能够独立培育,否则得从外界购买,那样的话就会受制于人,还有可能买都买不到。
林岚点头,“没问题,届时师姐将请清单给我即可。
五行宗的传承中有这方面的研究,给了我们方向。”
认真说起来,灵植的生长环境无非是戊土、己土、癸水、丁火等方面的偏向。
困难的是环境并不是单一的,需要多种五行之力融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环境,这种融合后的平衡才是最难做到的。
另外,光照、空气湿度、土壤肥力等也是重要因素,因为变量太多,所以研究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季安说道:
“我有个思路,司农殿培养弟子可以从最开始就进行这方面的熏陶,鼓励弟子进行类似的研究。
现在我能有源源不断的提供种子供大家做研究,不要怕失败,总结好经验让更多的弟子参与进来,说不定会有惊喜。”
有时候研究需要运气,愚者千虑也必有一得呢,参与的弟子越多,能够碰运气的几率也越多。
韩山思索片刻,补充道:
“师尊这个方法好,我觉得可以在筑基期给弟子们分组,让他们专门培育几种灵植,这样可以在某一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
大家开始议论起来,纷纷献言献策。
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模拟出合适的生存环境,现在的困难之处在于大家对很多灵植的生存环境并不知晓,只能通过药性判断。
这样的方法必然会出现不小的偏差,而且很可能偏差极大。
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些极阴之地会生长出阳性灵药。
关于种植之道林九霄插不上嘴,他看着众人讨论心中十分高兴。
修士们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准备,现在宗门有充足的时间为真君离开之后该如何发展做准备。
季安此时也很欣慰,他可以作为最后的倚靠,但决不能成为保姆。
那样的话等他离开宗门,繁华会将很快落幕。
任何一个势力,需要的是健全发展机制,这样的话也不至于因为关键人物离开产生巨大变动。
大约讨论了半个时辰,季安开口道:
“事情不急于这一刻,你们先拿出章程出来,然后再推广各个小组的经验。
也不要着急出成绩,当积累足够,一切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