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
第一章 幼儿 (第1/2页)“官家你看!咱们毓儿退热了!”
张璃溪喜极而泣,抱着怀里的小女孩儿,又哭又笑。
赵祯忍着眼泪,把她和女儿一起抱进怀里。
终于,他的孩子,终于活下来了。
这是他和璃溪的第三个孩子。
也是他第二个……还活着的孩子。
剩下的,基本都夭折了。
因此,第三个女儿也在三岁生辰前夕病重时,赵祯和张璃溪又急又怕,以至于病急乱投医,不管是太医,是做法事还是什么都试了个遍。
最终,在太医院连着换了三四帖药都不能让孩子醒来后,赵祯与张璃溪走投无路,抱着病重的女儿,绝望的骨血生寒,最终用了个民间的土办法,叫“瞒天过海”。
父母若将病重孩童假意过继给别姓,寄养于寺庙道观,便能制造孩子已非原家庭成员的假象,从而欺骗索命鬼神。
殷,既谐音“阴”,指向冥界权威,又暗合殷商后裔之意,符合他的女儿的尊贵血脉。
于是,赵灵毓有了第二个名字,殷灵毓。
殷灵毓活了下来。
艰难的想办法偷偷给宿主喂药的殷愿在空间里狠狠剜了赵祯一眼。
身体素质不好不要生崽!
而且还是双方都不好!
但赵祯还是不放心,他不年轻了,他不是不能生,可是他的孩子活不下来。
至今他膝下也只有福康一个孩子。
连封号,都是有福气,和健康。
灯火摇曳。
赵祯素来会尽量做到节俭,因此夜里睡下后只有几盏灯火,照出暗淡的一点光线。
张璃溪抱着殷灵毓,不敢放手。
赵祯也是。
于是朝臣们看着御座后久违的帘子被放下来,然后坐进去了抱着小帝姬的张贵妃。
大臣们:……
也…也行吧。
韩琦与同僚交换了个眼神,轻轻摇头。
此刻垂帘的,只是一位从阎王手中抢回孩子的母亲,她所求的,无非是离孩子的父亲近一些,仿佛这样便能借真龙天子的气息,镇住那纠缠皇嗣的魑魅魍魉。
更何况,这满朝文武,谁人不知官家心中的苦楚与惊惶?
这几年来,一次次从宫中传出的皇子,帝姬夭折的噩耗。
每一次,官家眼中的光便黯去一分。
前些天折腾着又是找名医,又是做法事,他们也知道,情况确实危急,小帝姬能活下来,已经是上天保佑了。
如今,这位素来仁厚的君主,想要保全幼女的这点逾越,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忍以祖宗法度去苛责。
算了,算了,官家平时仁厚,听劝,膝下荒凉至此,此情此景,若再苛责,岂非不近人情?
现在就让让他吧。
殿中侍御史范镇本欲奏河北漕运之事,话到嘴边还是转了个弯,只道:“臣请增拨京西路常平仓谷三万石,以备春荒。”
今天,能不吵的,先不吵了吧。
参知政事韩琦会意的也放轻了声音,出列道:“臣附议,另奏永兴军路安抚使报,今岁麦苗长势颇佳,可缓陕西转运司压力,唯请增拨农具三千具,以补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