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游鱼
第二十四章 游鱼 (第1/2页)至于性别……
你就说聪不聪明吧!
做人不能太贪。
一个明显在合格线以上,另外一个更是直接飞到了天上,是公主殿下又怎么了?
我们不会装眼瞎吗!
殷灵毓借由着之前做的实验,留下的那一片实验场地,没事就拉着赵徽柔琢磨些小东西。
宋代正是叆叇,也就是眼镜这个概念的形成时期,虽然叆叇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典籍,但北宋也是有雏形的。
这个东西少见,还不流行,但也已经有了,镜片已经是现成的了,殷灵毓便顺手将望远镜组装了出来。
面上主要研究的还是两个方向,一是农桑,二是治水。
可以说相当的有志气和忧国忧民。
赵徽柔在这两个方面不是很擅长,但在经济上却是进展飞快,不仅当日很快想到西夏卖不出羊毛会生事,并且举一反三,已经在磨殷灵毓和她一起研究盐了。
谁让西夏的特产之一就是上好的青盐呢?
要是有办法破解和反制回去,西夏不就又少了一样能和大宋交换茶叶丝绸的东西吗?
殷灵毓对此表示非常欣慰。
并拉着赵徽柔窜来窜去。
大臣们就算是对立皇女一事大有意见,大多数也都是冲着官家去的,毕竟这样懂事可爱,聪明漂亮的两个小公主殿下什么也没做错,只是太优秀了而已。
再加上赵祯一直态度隐晦暧昧,也不明说,就是一边得瑟女儿一边养女儿,并且还在借着身体不好的理由,不断的调动自己信得过的臣子回到中枢,大臣们那是不敢怒也不敢言。
毕竟首先这怒的对象就找不准啊!
难不成要他们撸起袖子,冲到官家面前,义正词严的大喊:“官家!您不能那么宠爱您仅有的两个女儿!官家,您不能生病!您不能找我们给你分担政务!您赶紧好起来生两个!”
这要是传出去,史官怕不是要笑掉大牙,在后世史书上记一笔“某年某月,群臣因帝女过慧而谏,帝弗听”,他们还要不要脸了?
其次,这言的风险太大了!
攻击两位殿下?能攻击什么?
攻击灵毓殿下不该找出朱砂救父救兄姊?攻击福康殿下不该想着为边关将士改良冬衣?还是攻击她们不该发明利国利民的织机,记账法?
殷灵毓殿下是天赋异禀,宿慧之人、一点就通,举一反三,时不时还能拿出点惊世骇俗却又利国利民的新鲜玩意,跟个行走的祥瑞似的,你骂她?
赵徽柔殿下则是乖巧懂事,勤奋好学,虽然天赋不及妹妹,但那进步速度也足以让一众勋贵家的纨绔子弟汗颜了。
面对这样两个玉雪可爱,聪慧仁孝,还动不动就给你行个弟子礼,送出一份利国利民小发明的皇家幼崽,除非是铁石心肠,否则谁能硬起心肠去苛责?去反对?
大部分人只能一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一边很诚实的开始研究怎么当好“公主傅”了啊!
殷灵毓塑造的人设还是很有效的,宿慧,仁孝,再加上赵祯本身子嗣上的问题,更多的人只会思考她这位皇女是否是天授大宋一线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