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民夫
第三十九章 民夫 (第1/2页)当关中再一次飘下秋雨的时候,距离咸阳桥落成已过去了一个月。
一队队的兵马从西面而来,战马踏着结实桥面,接近是大群的战马西面而来,呜呜泱泱的战马成百上千。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匈奴越过了上郡,来攻打咸阳了。
好在,人们看到了秦军将士的甲胄,以及黑色的秦军旗帜,这才纷纷放心了许多。
王贲将军有近半年不在关中了,这一次前往西戎回来,带来了三千匹战马。
这个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这些战马驯养之后,都要送去上郡,送给正在抵御匈奴人的蒙恬。
王贲冒着雨就回了咸阳城,向始皇帝禀报。
而此刻的敬业县的河渠边,章邯戴着斗笠,站在河渠边,看到一队队兵马往南去。
大雨中,叔孙通也戴着斗笠走来,与章邯站在一起他的身形矮了许多。
又注意到章邯那双拳紧握,叔孙通惆怅着道:“你要在这里帮公子挖渠,这南征的将领中,没你的位置。”
雨水从斗笠的边沿落下,章邯道:“职责在身,自不会擅离职守。”
叔孙通叹道:“先前咸阳城有人送来消息……”
话还没说完,章邯就往县里走去了。
见状,叔孙通快步跟着,一路走一路说着。
章邯每每听到咸阳城人们的那些议论就会很厌烦,还有些关于议论始皇帝或者是公子扶苏的话语。
章邯但凡多听看了一耳朵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只要是与自己自身无关的事,章邯都不想参与,也不想去议论,只想低头做自己的事。
见章邯怎么都不想听,叔孙通还一副非要说的态度。
一个不想听,一个非要说。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雨幕中,章邯不听,叔孙通还非要说,身为主持督建河渠的将军,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回到了县里,叔孙通这才停下了唠叨,因他要去给公子高讲课了。
章邯拿下斗笠来到了一处宅院,此刻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县从无到有的过程,甚至还要建设官衙与传舍,还有要招收县官,狱卒,还要设置牢狱。
这让本就挖渠工作繁重的敬业县,也有些不堪重负了。
章邯两头都要兼顾,好在如今的公子是少府丞,从咸阳派来了不少工室匠人。
这些天,章邯常常会站在河渠边,望着一路南下的兵马。
现在的咸阳城多半都在为了南征忙碌着,每天都会有好几队兵马接连南下。
叔孙通心中明白,章邯是真的想要去打仗。
可他叔孙通现在也很忙,只有在用饭的时候有些许清闲。
一群人坐在一起正在用饭,叔孙通坐在正在修建的官邸内,一边嚼着芹菜,对坐在上首的章邯道:“错过南征也无妨的。”
闻言,章邯刚用筷子捞起面条的动作短暂停下。
叔孙通又道:“外面的那些传闻暂且不说,老夫就算是说了,你也不愿听。”
章邯痛快地将面皮嗦入口中嘴里嚼着,他的双手放在膝盖上,鼻孔出着气。
叔孙通用饭食时,则斯文了许多,他又道:“他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为何迟迟不北上?”
章邯还是沉默不语。
叔孙通强调道:“中原南北不合为一体,战乱定会再起,不定南方,中原就难以抵御北方匈奴。”
言至此处,见章邯还在十分痛快地吃着,叔孙通又道:“老夫听说当初蒙恬将军所得的牛羊,不过是一个小部落所给,蒙恬将军常派斥候前往北方查探,匈奴人的羊群何止上万,匈奴人的战马遍地都是。”
叔孙通讲完,章邯也将碗中的面条也吃完了。
“章邯将军,往后还有战争要打的,切莫急于一时。”
章邯拿起桌上的佩剑,已站起身准备离开。
叔孙通还在吃着面。
走了两步,章邯正色道:“你是入秦的博士,你也不是末将的谋士,不能说这些。”
叔孙通一手拿着筷子,正盘腿而坐,抬头望着这个高大的将军,眼看对方走远了。
沉默了片刻,叔孙通搁下了碗筷,他叔孙通从未想过给章邯做谋士,他那是为了什么,那是为了建设河渠,不稳住他章邯,这河渠还怎么建。
叔孙通左看右看,气不打一处来,低头看了看没有吃完的面条,一顿饭吃得很是扫兴,气得又端起碗将面条吃完,一边用筷子将面送入口中,一边想着再也不想和章邯一起用饭了。
章邯刚走,就有个士卒来报,“夫子,有三个亭长带着两百民夫来了。”
叔孙通抹了抹嘴,颔首道:“带人进来。”
章邯依旧戴着斗笠,今天的雨势不大,只是这绵绵秋雨不知何时会停。
敬业渠的开挖到了最关键的阶段,现在的人们正在商颜山的下方挖渠,只要挖通了这条山下暗渠,往后就容易多了。
章邯下了竖井,竖井的两侧点着油灯,如今这里还未通水,地下的土壤还是干燥的。
一边开挖,前方还有不少民夫在用木框架固定着挖出来的岩壁。
公子有规矩,但凡开始挖地下暗渠,必须要用木桩稳固岩壁,并且但凡有不适感就要立刻到竖井口换气。
现在这条暗渠还不算深,只有十余丈。
章邯看着一个个将土运出去的民夫,心想着今天应该还能再挖十余丈。
竖井口外,叔孙通正带着三个亭长,讲述如今的挖渠工事,今天雨势并不大,许多人都没有避雨,都淋着雨干活。
“你们都是从哪个县来的?”
“蓝田。”
叔孙通了然,再看这三个亭长,又道:“几位也都是当初一起去楚国打过仗?”
三个亭长又是齐齐点头,此三人一个须发花白,另两人看着年轻一些。
老秦军的特征其实很明显,尤其是系腰带的方式,以及发冠的梳理方式,只要在秦军中打过几年仗,以及秦军中的那种气质,这些痕迹是很重,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而蓝田县在很早以前就是秦军的大营,如此一来,更能断定这些民夫以前是秦军的来历。
看他们正在张望着这里,叔孙通道:“一天两斗粮食,要是嫌少,可以做一些更累的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