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试在即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试在即 (第1/2页)“我……愚钝。”
衡愣在原地,再一次被老师打击了。
叔孙通坐下来又拿过了衡怀抱着的一卷书,耐心道:“这个县以前很穷困的,以前能吃饱都是很难得的事,我们这个县呀……就喜吃得最少,做得活最多的人。”
衡行礼道:“谢老师教导。”
教导孩子嘛,对叔孙通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教导公子衡可谓是尽心尽力。
闻言,叔孙通又满意地颔首道:“出去玩吧。”
“是。”
“还有……”
衡停下就要出门的脚步,回身道:“老师请讲。”
叔孙通看着书卷,语气平静地道:“司马欣那边有一筐公子赏赐的桂林柑橘,给老夫带一些来。”
“是。”
公子衡快步离开了。
叔孙通独坐在书房内,十分享受地饮下一口茶。
没有各地的博士旧友来信,也没有章邯在眼前,更没有张苍前来打扰,叔孙通十分喜这种感觉。
这一年几乎是他叔孙通最舒服的一年。
至于小公子衡,愚钝是愚钝了一些,但还是能教好的。
过了午时之后,一篮子柑橘就被送了进来,来人说是小公子衡送来的。
这才过了一个时辰,叔孙通好奇道:“这么快就送来了?”
“回夫子。”送橘子的学子行礼道:“是公子让频阳公派人送来的,公子还说这些柑橘先让夫子吃着。”
叔孙通想到了还在县里吃着热豆腐的频阳公,在这个县里谁的脸色都可以不看,唯独要看这个频阳公的。
谁让他老人家是小公子家的老太公。
“夫子,咸阳还送来了两车书,说是公子送来的。”
“让人收拾好。”
“是。”
见夫子没再吩咐什么,这个学子放下篮子就离开了。
渭南的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都会用着极其乐观的态度来解决困难,当年困难到一无所有的时候都走过来了。
那么现在,再面对困难时,人们都会很乐观。
司马欣收拾了几个私斗的学子,见他们打入牢狱三天,因只是拳脚私斗,没有带兵器,也没有打出伤残。
此事也就不用登册在案,闹事的学子依旧可以继续读书,也能够科举入仕。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秦律是很严格的,并且稍有不慎,这些学子就会毁了前途。
为了前途,管好手脚与脾气是关键,司马欣让人在各处学舍门口贴了告示,告知学子。
这也是有了纸张之后的好处,张贴告示的地方也就多了。
在治安上,纸制告示的用处就显得多了。
立秋时节还未到,潼关城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今年的考试一定会很热闹。
“郡丞。”
闻言,司马欣抬眼看去,不知何时小公子衡已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公子衡看起来与公子扶苏几乎长得一样,司马欣看着还矮小的公子,行礼道:“公子。”
“可有多余的柑橘?”
司马欣道:“有的。”
“能够送一些给我的老师吗?”
司马欣有些迟疑,那都是公子扶苏赏赐的。
看到了郡丞的为难之色,衡拿出一卷书道:“这是父亲的书,想与郡丞做交换。”
既然是公子扶苏的书,司马欣自然不会拒绝,他道:“这就让人将柑橘送去。”
衡又道:“我也怕老师吃多了。”
小公子还如此年幼,就有了如此过人的智谋,司马欣想不明白为何叔孙通总是说这个孩子愚钝。
这分明是一个极其灵醒的孩子,谁见了会不喜欢。
与司马欣道谢之后,小公子就离开了郡丞府。
原本一个郡只有一个郡守府,是没有郡丞府的,只有渭南是特立独行的。
衡走出郡丞府,走在潼关城中看着忙碌的学子,书阁每天都挤满了人,工匠就算是不断的印书,也不够这些人读书的。
可是敬业县的造纸作坊要在天气温暖之后才会再开工,这里的纸张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的,到时又要用竹简来替代。
这是经常的事,纸张生产的再多,也不够用。
竹简依旧有很多人使用,竹简的好处就是可以保存很久。
“公子。”章敬不解道:“既然让频阳公送去橘子了,为何还要再让郡丞送去。”
衡解释道:“老师脾气古怪,只是让老太公送去橘子只能应付一时,如果老师吃着橘子时觉得这橘子不是郡丞给的……”
章敬想到了这件事的后果,他道:“老师就会一直记着这件事。”
衡这才点头。
今天咸阳又送来了告示,说了考试的科目,并且制定了考试选官的条件,考卷全部由丞相府评比并且择优而取,其中包括了天文与地理,治民与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