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政令

第二百一十四章 政令

第二百一十四章 政令 (第1/2页)

章敬道:“这都水长禄看着像是有做不完的事。”
  
  有些事就是做不完的,衡想起了小时候田安爷爷说,父亲为了治理国家,有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
  
  忽然又觉得饿了,两人在咸阳桥边找了一家食肆。
  
  章敬身上带着钱不多,只有五个铜钱,买了两张饼之后,一路走着一路吃着。
  
  正是冬日里,上午时分的风依旧很冷。
  
  一路走着,章敬被冷风冻得直缩脖子,他看着道路上正在不断往咸阳走去的人群,道:“听敬业县的老人说过,他们说以前关中的人们都是窝冬的,这个时节没这么多秦人出来走动。”
  
  衡吃着饼一边听着。
  
  回到敬业县之后,衡就开始读书生涯,这个九岁的孩子在这个冬季开始了苦读。
  
  接连几天,衡都住在了潼关,坐在油灯边苦读到深夜。
  
  早晨的时候,衡在潼关城内的小屋睡醒。
  
  司马欣平日里主持着潼关城的事宜,小公子来了潼关他自然是知晓的,早晨时就带着吃食来探望。
  
  吃食是两张热乎的饼,以及一碗羊汤。
  
  衡没有穿着名贵的衣裳,而是穿着与这里的学子一样的粗布衣裳。
  
  多数时候,这里的学生生活都是拮据的,每个人都要穿着这种粗布衣,谁穿着名贵反而会受到异样目光。
  
  今年父母送来的新衣裳衡只穿过一次,就是去频阳看老太公最后一眼的时候。
  
  自那之后,衡就没穿过新衣裳,倒也不可惜,也可以留着给弟弟礼穿。
  
  一个九岁的孩子独自睡醒之后,推开屋门,再点燃屋前的炉子,而后坐在炉子边烧着水。
  
  司马欣很佩服公子扶苏养孩子的方式,大秦的小公子自小是养尊处优,但也不总是养尊处优,这样的孩子当得起最尊贵的身份,也在外吃得了苦。
  
  这种孩子确实难得,叔孙通给公子扶苏教出了一个好孩子。
  
  当初章邯去西北戍守,留下了他的孩子章敬,那时候叔孙通将章敬当作自己孩子那样教导,教出了现在学识渊博的章敬。
  
  正因如此,叔孙通也会悉心教导小公子,将小公子教导成了一个极其懂事孩子。
  
  司马欣心中暗想,这位小公子其实并不需要多么有天赋,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识,只要他懂事就好。
  
  这样的小公子,是学不坏的,也一定会是个好人。
  
  一个灭了六国的秦王,竟会有这么好的儿子。
  
  而这个皇帝的孙子,也是一个这么懂事的孩子。
  
  这天下的人都觉得皇帝可畏,却养育出了天下人尊敬的公子扶苏,以及一个如此坚毅且懂事的孙子。
  
  司马欣真的很羡慕皇帝,拥有如此好的后人。
  
  再想起自己那愚钝的儿子,司马欣就觉得根本不能比。
  
  但司马欣曾听说过,小公子的母亲是十分严厉的,才教导出懂事的小公子。
  
  衡的头发还有些乱,还显得有些矮的他在屋前搓着手,等待着水烧开,几缕散乱的发丝随风飘着。
  
  司马欣走到近前,递上两张饼。
  
  见到对方递来的饼,衡先将饼收下了,行礼道:“衡,谢过郡丞。”
  
  司马欣道:“冷吗?”
  
  衡道:“不冷,听闻升迁的文书下来了,郡丞要升任郡守了。”
  
  这个消息早就传遍了潼关,司马欣也的确收到了升迁的文书。
  
  今年的丞相府就像是为了给秦廷增加人手,提拔了不少人。
  
  他司马欣也因此得到了升迁。
  
  司马欣道:“有人说这又是一次秦廷收买人心的手段,安抚天下各郡的关系,有了这一次升迁,下一次升迁恐怕这一辈子都等不到。”
  
  衡吃着饼,将脸上碎发往后放着,回道:“如果他们以前在六国诸侯王时所经历的就是如此,那么他们理所当然会这么想。”
  
  司马欣道:“来年又要进行考试了,公子扶苏又要履行承诺了,那些揣测的人自然会知道他们想错了。”
  
  衡点着头道:“要治理国家,还要被人揣测非议,难怪外公说父亲与爷爷总是很忙碌,很疲惫。”
  
  司马欣笑着点头,听着这个孩子还显稚嫩的嗓音,说着关于国家大事的理解。
  
  说着话,陶壶中的水开了,衡放下手中没吃完的饼,拿起水壶先倒了一碗热水给司马欣,请这位郡守坐下。
  
  司马欣看了看四下道:“章敬呢?”
  
  “被老夫子责罚磨豆腐了。”
  
  “他怎么又被罚了?”
  
  “我让章敬大哥带我出去玩,本想去见萧何,却见到了都水长禄,我们一晚上未归,老夫子就罚他了。”
  
  司马欣错愕一笑,这几乎是惯例了,小公子但凡做了什么错误,就一定是章敬受罚。
  
  这一次丞相府颁布了升迁令,其实是与大试也是相同的。
  
  就像是世人说,这一次秦廷不过是为了收买天下各郡县的人心。
  
  真是为了收买人心又如何?
  
  这一次是丞相李斯的手段也好,是公子扶苏的图谋也好,秦廷这一次的升迁令,给了天下各郡县的官吏们提升了信心。
  
  秦廷就是告知天下官吏,只要好好为吏,秦廷就能提拔你,就能给你增加俸禄。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为吏给一地郡县增加人口田地,与民情。
  
  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司马欣回头看了眼小公子屋内的书,这卷书是以前公子扶苏对诸子百家典籍的摘要,其中有不少关于诸子的言论。
  
  司马欣道:“以前公子还年少,我就在华阴县任职县令,那时在华阴县就是七年,整整七年总算是治理好了华阴县。”
  
  衡道:“我知道,现在的华阴县的葱,就是关中最好的。”
  
  司马欣笑着道:“那时几次三番想过,如果能为公子扶苏效命,那该多好,只是那时的公子总是忧心天下事,没有理会我。”
  
  衡想着父亲少年时,面对司马欣或者老夫子是什么样子的。
  
  但这里的人都十分敬佩父亲。
  
  衡只能从老夫子或者是司马欣,以及其他人口中得知父亲少年时所做的种种事。
  
  身为大秦公子,衡听过他们讲述过父亲的事情,并且听了很多很多遍了,有时听着他们的话,自己也会感觉压力很大。
  
  司马欣又道:“我没什么本事,守了十年才得到了郡丞一职,直到现在才是郡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