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女钳工[六零] > 10 她是大江儿女

10 她是大江儿女

10 她是大江儿女 (第1/2页)

仔细一算。
  
  她们红旗家属院考上的女孩,真不少。
  
  “光是我们四个,加上阿曼,虎妞……这就比前几年多了吧?”晚晚看着桌上堆的小礼物,比着手指头在数。
  
  林巧枝觉得不止:“这几天咱们去看录取通告,听到别家也有好消息。”
  
  宁珍珠兴奋弹起:“我去打听打听!”
  
  她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宁家在一楼,没有占地方的公共走廊,宽敞许多,门口就是平地,有不少老人坐在阴凉处乘凉,扇着蒲扇闲聊。
  
  宁妈妈与人为善,和邻居关系很好,宁珍珠也受老人们喜爱。
  
  出去打听一圈,很快就跑了回来。
  
  她高兴得麻花辫都一荡一荡的,数着:“吴奶奶说,还有三车间李家的二闺女,食堂后勤王家的娟花,机修一组石家的……”
  
  她们一数,最后再一算。
  
  目前为止,她们红旗农械厂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女生,比男生还多一成,到了6:4的比例!
  
  林巧枝兴奋地大手一挥:“走,宣扬去!”
  
  “走!”
  
  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
  
  林巧枝她们当即把门一关,风风火火的跑出去,见人就说,见人就宣扬。
  
  天热都挡不住她们的热情。
  
  年轻的女孩子,朝气蓬勃,热烈得就像是江城夏天盛开的向日葵花。
  
  而被逮住的红旗家属院人家:“……”
  
  录取的好消息听了当然高兴,要笑,但被逮着几乎贴脸暗示,你就是偏见,笑容多少有点尴尬。
  
  林巧枝她们不尴尬,她们高兴着呢!
  
  当初争辩得最凶的人,不少在上工,并不在家属区。
  
  家属院转了一圈,林巧枝仍不满足,大胆地提议:“不如我们去厂办广播室?向全厂广播这个好消息?”
  
  阿水竖起大拇哥:“这想法好。”她嘿嘿笑了两下,“今年家属院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可比往年多多了,这么好的消息,当然要通报全厂!”
  
  到了厂办广播室。
  
  人家一看她们,眼神都警惕了。
  
  广播站主任还专门点了个人挡在门口,免得有人直接弯腰钻进去了。
  
  仗着人小,曾从胳膊肘下钻进广播站的小巧枝,显然给广播站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林巧枝摸摸鼻子,好吧!
  
  她不气馁,而是坚持道:“那我们向广播站建议,中午广播这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激发厂职工下午的工作热情!”
  
  “真这么简单?”广播站主任眼神怀疑。
  
  “当然啊!”
  
  她们几个都不需要眼神交流,默契地打起配合。
  
  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现在录取还没结束,我们今年的录取人数已经超过前两年很多了,这难道不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吗?”宁珍珠一脸诧异。
  
  阿水笑着说:“我们刚刚一路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伙儿都高兴呢。”她眼睛都不眨一下。
  
  广播站一想,也是。
  
  没什么毛病。
  
  等到中午,在车间的、食堂的、办公室的、家属楼的全体职工们,都听到厂办广播站的广播:
  
  “各位厂职工中午好,现在为大家广播一条好消息,在前不久结束的中考中,我厂子弟发扬奋斗精神……”
  
  这条广播先夸厂里,再夸子弟,再一个个报名字和学校,每报到一个名字,那孩子家长都会得到周围职工的一阵起哄、被羡慕的目光包围,当真是神仙滋味!
  
  鸡血一下打得足足的。
  
  广播站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多棒的稿件啊。
  
  却没想到家属院那边的消息,在全厂兴奋的讨论中,长了翅膀一样蔓延。
  
  不听不知道,广播一听,名字一对,里头女孩真的占六成了!
  
  怎么会有六成这么多?
  
  听到满厂激烈的议论和争辩,广播站主任:“……”下次,下次一定离林巧枝她们远些!
  
  “哈哈哈……”
  
  林巧枝她们笑得差点跌到桌下去了。
  
  好像有什么压在心里的东西,都随着笑声都扬洒了出去。
  
  林巧枝笑过后,托着腮,手里揉着阿曼藏的纸条。
  
  不由想到晚晚曾经写过的两篇作文《我在党的教育下成长》《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她说:“晚晚,你作文好,之前还有两篇考试的作文被老师选中,推荐去了人民长江报,还刊登了一篇!你要不要试试看,写一篇有关这个主题的作文?”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后劲不足”
  
  等上过初中,才慢慢知道为什么。
  
  初中更难些,作业也不是小学那一点点。
  
  比如阿曼。
  
  “阿曼,帮妈拧个衣服。”
  
  “阿曼,妈得赶紧去粮油店抢新到的白面,你给弟弟喂一下奶,就用那代乳粉冲。”
  
  “阿曼,拿针线把这三件补一下,这裆、这腋下都破了,碎布头在筐里省着点用。”
  
  回到家,弟弟妹妹挂在身上,写个作业不停有事找。
  
  等成绩一下降,大伙就感慨,“女孩后劲不足。”
  
  阿水说着就气不过,手砰砰拍了两下桌子:“写!晚晚你把这些都写出来,你笔头好,指不定还能登上江城晚报。”
  
  晚晚是她们中唯一性格内敛些的女孩。
  
  她被夸得嘴角上扬,手托着腮,却嘴硬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还江城晚报呢,那可是江城最大的报纸。”
  
  嘴上这么说。
  
  她却很快动笔了。
  
  写得很用心,她也想让更多人看到。
  
  阿水从书立抽出她们四个淘来的旧书,龇牙乐:“可不能泄气了,照巧枝说的,咱们提前预习,到了中专和高中,还当前头优秀的那批!”
  
  到时候往好单位分配!
  
  她们每天都跑到宁珍珠家,可不是为了聊天唠嗑,要唠嗑去江边吹江风唠不好吗?还凉快呢!
  
  要是有机会,她们说不定还能跟巧枝一样,找到机会提前毕业。
  
  阿水翻开书,还搁哪儿美呢:“到时候我们都有薪水了,一起去国营饭店下馆子,尝尝要一块一毛八一份的东坡肘子到底是什么味儿!”
  
  多美。
  
  “贵死了,不如五毛三的酱肉合算。”晚晚也边翻书边流口水。
  
  林巧枝豪迈道:“都买!”等她们赚钱了,手头有粮票肉票了,都买来吃。
  
  梦里,她们也在这个夏天,许下过同样的愿望,憧憬过未来。
  
  可最后什么也没实现。
  
  她们入学后一年多,江城就闹起了停课,很多学校都不正常教课了,大伙学农,学语录,写思想报告,正常的教学秩序被完全扰乱。
  
  在下乡潮来临时,严格意义上,她们都不算是正常毕业的,缺了一年多的课。
  
  风声又紧,单位都不敢招她们这一批。
  
  政策要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单位哪里敢大大方方招人?名额一下缩减了很多。
  
  中专的毕业分配,也被以“这批学生专业技能不达标”等理由搪塞、推诿,谁也不敢顶风做出头鸟。
  
  阿水交换到的那个工作机会,也是最普通的纺织厂一线车间的操作工。
  
  只能熬工龄涨工资。
  
  可在那一年年的漫长冬日,她依旧每年收到阿水的包裹,信里说,“说好的,工作挣钱了,我们一起吃好吃的。”
  
  林巧枝眨了眨眼,目光坚定。
  
  这次不会了。
  
  只要她成功毕业提前入厂,就有把握让一切迎刃而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