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禁止演出
206、禁止演出 (第1/2页)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声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这些残疾逼得那个不幸的受苦的女人发疯,使她无可奈何的看不到良心,听不到天主的声音,也讲不出爱情、信仰的纯洁的语言。
——《茶花女》
作为巴黎社交场上有名的交际花,玛丽·杜普莱西平日里既无所事事又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忙,因此尽管她好几次想起来要去看那位奇怪的青年的和剧本,但直到今天这个冷漠的夜晚,有些无所事事的她这才终于从一个角落里翻出了某个剧本。
由于感情上的一些事情,她今晚的心情实在谈不上有多好,不过因为经历过太多的感情变故,又太多次从某一爱情跳到另一爱情,她已经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无动于衷。
或者说,更多的还是听之任之,作为交际花,她离不开斯达克贝格等富有的情人,而心里那个向往爱情的青年女工,又常常让她想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真正的爱情。
但这个愿望似乎实在是有些虚妄。
正是在这种虚妄的心情下,在巴黎冷漠的月光下,在窗边的一盏冷硬的煤气灯下,玛丽·杜普莱西随手翻开了这个剧本。
当演员的愿望她曾经有过,但当一个演员所需的天分、艰辛和体力最终还是令她望而却步,她的心中已经没有足够多的激情支撑她去做更多的事情。
对于剧本玛丽·杜普莱西并不陌生,更何况作者还在有些地方留下了一些段落作为补充,因此她看起来并不算费劲。
而剧本前面的内容就让她吃了一惊,虽然背景设置的有些含糊,但她无疑还是明白了女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并不光彩的妓女,像这样大胆的剧本真的能够通过审查吗?
等她继续往下看下去后,她也就稍稍明白了为何作者会说这个剧本同她有关,不过这样的关联在剧本当中并没有那么紧密,不过作者肯定听过她的一些传闻,并且以此为基础虚构了很多东西。
借助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激起巴黎民众们的遐想和猜测,这在如今巴黎的戏剧界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手段,尤其是在那些历史剧当中就更为常见。
而那些看似虚构的部分,其实是米哈伊尔结合了一下后世比较经典的改编剧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病弱女主”的形象,赋予人物更深刻的精神层次。
正因如此,玛丽·杜普莱西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既感觉有点熟悉,同时也感觉自己在看一个更加鲜活的女性角色。
而这个故事无疑同它的选材一样大胆,一位事实上的妓女似乎同一位贵族青年产生了真正的爱情,虽然玛丽此时此刻并不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但在看到这样的段落时:
“因为你看到我咯血时握住了我的手,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只有你真正同情我。”
“您爱我是为了我,不是为了您自己,而别人爱我从来只是为了他们自己。”
她的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而这一句句动人的对白无疑在将故事的情节不断推向更高处。
相遇——爱情——下定决心到乡下一起生活——男主人公父亲的阻挠——女主人公被迫离开。
接着便是男主人公因为误会开始报复女主,而这样的报复对于女主人公来说: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也许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别人看不到我,没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玛丽·杜普莱西已经激烈地咳嗽了起来,以至于最后咳出了眼泪。
等看到了最后女主人公病死,而男主人公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已经感觉有些不能呼吸的玛丽死死地抓住了自己胸口处的衣服,脑海中此时此刻也闪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念头。
这些想法涉及了很多很东西,既有爱情,也有对自己生活的思考,甚至还因为文中的一些对白对于妓女这一身份产生了困惑,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群体的出现?又是什么让她们有着这样的待遇?
像这样的一些对白,自然便是米哈伊尔在不破坏原本的氛围下加上去的。
而玛丽就这样在书桌前沉思了很长的时间,等到她终于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先是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脸,接着便颇为急切地寻找起了纸笔以及那位俄国作家的其它作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的动作似乎完全没了平日里的病态与柔弱。
就当她含着一些眼泪和思考的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在巴黎的另一个地方,同样有人翻看起了这个剧本,只不过他的身份稍稍有些特殊。
简单来说,他是巴黎内政部下属的剧院审查委员会的一员,像他们这样的机构并非全是作家,而是由官僚、保守派文人和警察背景人士共同组成。
已经有点上年纪的老派文人加布里埃尔虽然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关注戏剧上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这个审查委员会里有一定的地位,况且这一职位也并不需要太高的水平,只要摆正自己的屁股便可。
而今天的话,由于白天的时候忙着招待一些朋友,因此他便只好将一些工作带到了家里。
此时此刻,他看着自己手上的剧本可谓是瞠目结舌,虽然作者有意模糊了有些东西,但是加布里埃尔凭借着自己作为老嫖客的丰富经验,依旧能够看出女主人公的真正身份到底是什么。
什么时候妓女都能作为戏剧的主人公出现了?
即便这一群体如今整个巴黎都是,即便上流社会的很多人也都干着类似的勾当,即便很多人都像加布里埃尔有着类似的经验,但是只要你写出来,那么你就是不道德的!
更何况还是她还是作为主人公出现!
而稍微再翻了翻,加布里埃尔感觉自己又发现了一些隐晦但是有点不太对劲的对白,就像“究竟是什么才让她们过上了像今天这样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