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以工代赈
第三十三章:以工代赈 (第2/2页)赵大山抹着眼角道:“这丫头觉得糖果就是最好的礼物,去年硬是拿饴糖,哄得街坊王屠夫少收咱家两文钱。”
陈平把糖纸剥开塞回小夭手里,道:“小丫头说的的确是一种办法,咱们要一边收拾那些粮商,一边塞给他们糖。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开仓放粮。”
苏铮点了点头:“嗯,我明早便九门贴榜,宣布抄家萧长贵所得余粮总额。让这些粮商感受到危机感,现在捂着不卖,他们就等着存货全部发霉。”
窗外忽然传来嘈杂声。
几个蓬头垢面的流民,正扒在街边潲水桶捡菜叶。
赵大山叹气道:“傍晚过后,涌进城的流民比麻雀还多,还是有不少人用孩子换粮食。”
陈平:“明日新增十座施粥的粥铺,还是老样子,掺沙子。”
说着,陈平又望向苏铮:“岳丈大人,明早有劳你召集全城流民,告诉他们,陛下有旨,以工代赈,凡参与修筑防洪坝的流民,每日发三张工赈票,早午两餐管饱,晚膳凭票领糙米半升。”
赵小灵:“女子也能领票么?我见好些婶子背着娃娃来讨饭。”
陈平:“能织布纺纱的另算,我大舅哥正在重组五城兵马司,他可以安排健妇们缝制军服帐篷,每做好一件,都可以换工赈票。”
苏铮:“女婿,这工赈票是为何物?”
陈平:“我听闻,皇帝陛下计划发行一种新票据,名为丁口票和工赈票。在炎京有户籍的,家里几口人就领几张丁口票,要是肯去修河堤、补城墙的,除了工钱外,再加发工赈票,票上得摁手印,防止转卖。”
苏铮摸着下巴:“这样一来,在炎京落户的百姓就有稳定的口粮吃了,但也会加速余粮和余钱的损耗,眼下迫切需要的是,在不给百姓更大压力的前提下,增加全城税收。”
陈平:“工赈票不仅能换粮,攒够一定张数可抵丁税,五十张能换宅基地,等流民安定下来,不就是新的纳税户?”
苏铮思索片刻,一拍大腿:“可行!老夫明早就召集流民,身强力壮的编入民兵乡勇。”
陈平又望向赵大山:“赵员外,明日同去,有一技之长的都给个营生,工钱从账里面出。”
赵员外抱拳道:“敬尊陈大人命令。”
就在这时,陈平的签到系统响起了声音。
“叮!恭喜宿主签到成功!今日签到奖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