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人英明
第77章 大人英明 (第1/2页)望云游乐场,人声鼎沸。
看台上站满了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或激动、或紧张、或恼怒、或狂喜的望着场中央的栏杆,尖叫声一浪盖过一浪,气氛异常热烈。
“冲啊!超了它!超了它!”
“哎呦!看的我真想上去抽它两鞭子!”
“娘的,壬号今天怎么了?主办方没喂食吗?咋状态这么差??”
凌晨也在贵宾席上扶住栏杆、挥舞着拳头跳着呐喊助威:“跑啊!跑!快呀,就差一点了,哎呀!!”
输赢定分晓后,凌晨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木头栏杆上,扭头就对白千喊道:
“去,把张五三家的精粮补贴给我削一半!这狗日的肯定又克扣‘波刚’的伙食费给自己换酒喝了!”
气呼呼的坐回座位上后,凌晨余怒未消,一旁穿着便服的崔赦无奈的劝道:“凌兄,比赛本就有输有赢,何故迁怒旁人?”
凌晨猛灌了一口凉茶后,摆手阻止崔赦的继续开口,脸色很不好的说道:
“你不知道,‘波刚’是纯种会稽猪和野山猪杂交来的,速度和耐力都没得说。更何况比赛前我已经暗中吩咐过了,把其他赛道的猪都饿了一晚,没道理跑不过。”
崔赦:“……”
场上的黑毛猪、白皮猪都已经被伙计赶下去了,下一场是乌龟,凌晨对这种不能暗箱操作的物种毫无兴趣,于是跟崔赦聊起了家常。
“你老家怎么样了?”
“就那样,朝廷宽恕了被迫追随反贼应开疆的大部分东昌望族,我们家也在其中。”
凌晨拿起盘子里的一颗梨,一边啃一边调侃道:“那你的地位不是在家族里直线上升?未来京城治下的一县主政,回到家里不得跟族老一桌?能让他们向你敬酒吗?”
崔赦哈哈大笑:“你这人净说疯话,在外作的再大官,回去也得按辈分排,哪里能让族老敬酒?一桌用食倒是有可能。”
“切~”
崔赦吃了一口桃酥饴后,优雅的抿上一口温茶,这才继续扇着折扇说道:“过两天就要秋社了,你可记得要带上弟妹一同来县城里。”
“好说,不过在这之前,你能不能先去我的养猪场看看,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拿县里库银支持一下屠宰场的建设,把那些散户屠夫都聚拢起来。到时候我们把肉价打下来,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崔赦有些为难的说道:“拨银倒没什么,官库还是很充足的。可这是与民争利的事,肉价打下来,开肉铺的商户和屠夫们就挣得少了。”
“啧~话不是这么说的,他们在屠宰场杀猪有县衙给工钱,打下来的肉价也变相的补贴回去了,甚至会比自己卖赚的更多。
百姓们也有了便宜猪肉吃,吃了肉有力气,种的粮食产出更多、生活好起来也有利于稳定。更何况县衙虽然赚的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两全其美的事~”
崔赦思索着说道:“那得有很多猪源源不断的供应才能做到……”
凌晨站起来说道:“走,到你去看看我这些年的成果。”
“啊?”
原本是来休沐放松身心的崔赦,就这样被凌晨拉着来到了望云镇下辖的村庄里,一进村就能闻到浓烈的猪屎味,熏的崔赦不停的扇着他的那把扇子。
从来就没有什么偶然,每一次偶然的背后都是精心谋划。
村里的养猪户早已经在列队欢迎了,崔赦反应过来后,指着凌晨连骂他不厚道。凌晨哪管那些,把人骗来就行。
“呐,这个就是我亲手授精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我称之为临颍猪,一胎最少能生十六个。而且和以往不同,我把养殖户们都培训了一遍,接生、抢救都学会了,幼崽基本都能存活。”
在一户人家的猪圈前,凌晨和崔赦立在最前方考察,身后是白千和一众乡民,他们现在最难解决的就是销路问题。
崔赦盯着满栏跑的一堆猪崽问道:“多久能成肉?”
“这些都是边放边喂的,祥符河里没人要的萍藻都被拉来这里废物利用了,有些还会喂薯芋什么的,快的话五个月,想再大点七八个月也成。”
崔赦点着头说道:“河里的萍藻一直是影响河运的难题,而且挖出来后也无处安放,凌兄这手点石成金确实高明。”
凌晨嘿嘿笑道:“也是偶然发现的,不足挂齿。”
崔赦又询问了定价、数量、是否会耽误正常耕收等等常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他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提议。
人人都能吃上便宜猪肉,还能有许多人从中获益,还不亏钱,县衙里的确可以支持一下。
“哎,这猪粪要及时清理,存起来还能给庄稼施肥,别浪费了。”
崔赦随口说了一句提醒的话,这种事大家都知道,甚至在场的人里可能就他一个人不懂养猪的循环经济。可凌晨还是第一时间高举着双手“啪啪啪”的鼓起了掌,顺带还扭头朝着众人挤眉弄眼。
反应过来的乡亲们纷纷学着凌晨拍手鼓掌,对知县大人的指导方针和宝贵意见表示感谢。
崔赦愣了愣,扫视了一圈后,迟疑的指着猪栏说道:“猪崽要看护好,不能被大猪误伤了……”
“好!”
“啪啪啪啪~”
凌晨再次卖力的鼓起了掌,乡民们也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崔赦微微皱眉,再次指着猪栏说道:“猪,要养在猪圈里……”
“好!大人英明!说的太好了!”
凌晨闭着眼睛噼里啪啦的鼓起了掌,乡民们个个挂着笑脸,每一个都卖力的拍手,拍的巴掌都红了。
崔赦:“……”
如果你丫不是临颍侯,我一定打死你!
——
秋社,是古代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上到知县和士绅贵族、下到里正和普通村民,都要把人们组织起来,摆祭坛、告祝词、庆丰收。
还有一种春耕后盼丰收的,叫春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