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夜宴流光
第267章 夜宴流光 (第1/2页)人类进步的本质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颠覆权威后,成为新的权威。
李嘉刚上台的时候,还是很和气的,有人跟他说“陛下,我们该这样干”,他点头说好;有人跟他说“陛下,我们该那样干”,他点头说也行。
老臣们误以为他还是以前那个只知道纵情山水之间、研究酒精度数、探索宇宙奥妙的风流皇子,于是便开始底牌尽出,激烈争夺朝堂之上的权利。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和以前的一样迎娶江南第一大族沈家的女儿为正宫皇后,毕竟他爹就是这么干的,他爷爷也是这么干的。算起来,右仆射沈之章还是他奶奶的亲弟弟呢~
可李嘉却一反常态,迎娶了周家的长女为正宫皇后,经过一系列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肆削减沈家在金陵和地方上的门生故吏、庄客党羽,安排周家人替换上,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沈老丞相一开始还不满意,称病在家不去上朝,想以此来抗议给新皇上强度。没想到此举更是招致李嘉的反感,他直接叫乌衣军的统领朱昌亲自登门,用竹轿子把老丞相抬到公司会议室上班。
这么一搞,沈之章才明白了枪杆子的重要性。而作为吃到好处的周家,虽无近忧、却也有远虑,害怕步了沈家后尘。
于是,他们双双把目光投向了军队。
巧的是,整顿完朝堂后,李嘉也盯上了温茂的军营。虽然不至于像处理朝政这么直接,但他内心深处其实很想对温茂来一场服从性测试,试试老太尉的深浅。
温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带着江南的精兵猛将们在庐州和冯延、王臣鹤所率领的中原精锐进行拳拳到肉的真男人决斗、为李嘉开启了燃烧的远征时,大后方有无数双眼睛死死盯上了自己的后背。
那么,其他朝臣贵族们在干嘛呢?
吃喝玩乐,极尽奢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天气好的时候,天高云淡、千里稻香;天气差的时候,黄梅时节、烟雨朦胧;白日里有采莲姑娘穿梭在荷花丛中,黄昏时看近处渔舟唱晚、远处漫天红霞。
一年两熟的天时、大江东去的地利、六朝旧事的人和,将东南一隅打造成足以抗衡整个北方的地区性强力集团。
丰富的物产使得人们衣食无忧,不用去担心饿肚子,所以才有时间去追求心灵上远航,造就了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这么来的。
——
金陵,燕子坊。
今夜星光闪闪,爱你的心满满……
不好意思串台了。
夜幕下,李唐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韩彦奉,于府中宴请给事中阎改之,并且邀请了太常博士林昭和(记住这个人)作陪。
大郑头号间谍阎改之,自从当年押宝押对了人,在李嘉即位后一路扶摇直上,成为李唐朝廷唯二能够左右皇帝意志的重要政治人物,深受李嘉信任,是朝臣们争相结交示好的对象。
另一位,是拥有“枕头风”神技的周皇后。
阎改之的马车悬挂着马灯停在韩府门口后,长的天圆地方的韩彦奉身穿褐袍苏绣员外服,胡子长的都垂到胸口了,笑呵呵的走上前来拱手相迎。
“哈哈哈~阎大人能够在百忙之中拨冗赴宴、光临寒舍,老夫不胜荣幸~”
阎改之扶着下人的胳膊从马车上跳下来后,同样也客气的回道:“尚书大人相请,岂敢不遵?您太客气了~”
韩彦奉哈哈笑着,亲切的搂住阎改之的后背伸出手就作请势,态度之亲近,姿态之低下,于细微处可见一斑。
二人在一大帮子随从的拥簇下从门前长街走上台阶,太常博士林昭和也脸上堆笑着上前一步拱手相迎。
此人跟韩彦奉差不多都是奔五的年纪,却没有韩尚书的威仪堂堂,反而添了一股猥琐相,山羊胡子干瘦脸,小老头一个。
太常博士这个官职,主要是负责制定礼仪、引导皇帝行礼、监督仪物及议定大臣谥法等事务,相当于李唐宣传部部长。
进入前庭后,阎改之放眼望去,不禁露出一丝愕然之色——
两侧的厢房门窗、游廊柱子都用金玉装饰;地板砖是白汉石铺就的,院子里假山嶙峋,乃是用太湖石所筑;所有的墙壁都用丹砂涂抹,庄重又不失奢华;屋檐上的导雨链是银制的,四角的蓄水缸是青花瓷缸;每隔五步便挂六边菱灯,上绘鱼、莲、鸟、花。
青花瓷必须在天青烟雨时炼制、百窑出一品,有多难得?
导雨链都用银子融化后串制,家底何其雄厚、有多豪奢!
这老头不会真有金子做的夜壶吧?
纵使阎改之时常出入皇宫,见惯了世间罕有之物,却也被眼前这一幕给深深的震撼到了!
但是作为一名顶级的卧底,他还是收拢住了心神,在韩千奉和林昭远的陪同下进入了后苑专门用来宴请到访客人的画阁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