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冬末残阳
第272章 冬末残阳 (第1/2页)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网上有两张照片,生动的诠释了这个道理。一张是中东小霸王的指挥所里,两名级别很高的将领站在椅子后面,看着中级指挥官坐在电脑前调兵遣将,并没有亲自下场乱操作瞎干预。
另一张是当年美军“海神之矛”行动,由两支海豹突袭队去猎杀那位一手将美国报警电话改成911,把双子塔干成遗迹的男人。当时在现场的奥巴马、拜登以及那位躲在门口朝里面张望的男人,都是作为观众而非指挥官。
是他们级别不够高?还是权力不够大?
并不是说身居高位者都是酒囊饭袋,相反,他们本身就是能力很出众的人,有些甚至是一层一层升上去的,完全了解该怎么做。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对以前的业务会有些生疏,也不了解目前身居前线的士兵作战能力、心理状态、以及装备和理念的更新迭代,远不如一直在做这件事的人得心应手。
打个比方,一位从千禧年就进入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一步步从实习教师——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20年后成为教育局局长,你能说他教学能力不行吗?人家已经桃李满天下了好吧!
但你让他明天去给初一一班的学生上公开课,和其他县市的公开课一同竞赛,作为省教育局、甚至是教育部的考察项目,他不可能做的比初一一班现在的班主任效率高、效果好。
别说全新的电子教学设备和软件了,连班里同学的名字都不知道好吧!脸都认不全!
轮到提问答题环节,不认识班里的第一名不要紧,万一小公鸡点到倒数第一名上讲台做题,那这辈子绝对有了~
但韩局长自我感觉良好,对这种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大权在握非常享受。手持铁如意,长驱两百里,从庐州出发一路干到寿县城下,一路上全是郑军丢弃的旗帜、车马、金银财宝和来不及收拾的帐篷,甚至还有行军锅。
徽州军作为前锋开路,由于他们作战能力彪悍,所以跟在他们身后的韩彦奉连郑军的面都见不到,他能看到的只有俘虏和尸体,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的郑军已经不堪一击了。
他不了解情况,可一直跟冯延、王臣鹤作战的徐京、朱寺是非常清楚郑军的,青州军、望云军、中央禁军这些战力极强的部队迄今为止压根就没出现过,遇到的全是老弱病残,傻子都感觉出有问题了!
但整个淮南已经尽入囊中,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只要再夺取寿县,淮南府全境将尽数归于大唐。
“总管!真的不能在追了!我们战线拉的太长,跟上中军步伐的不到两万人,刚才钱将军差快马来报,说步军营的士兵追不上中军,更有士兵停下来抢夺马匹、金银和物资,他正在尽力维持,或可等钱将军跟上后,再行攻城。”
正在前进的中军行军大车旁,徐京身着铠甲,手持大斧,满脸忧虑外加焦急万分的苦苦劝告。
坐在大车伞盖下的韩彦奉听完后暗暗在心中翻了个白眼,有点烦徐京,这一路上唠唠叨叨的就没有停过。要不是因为他是徽州军的将领,马军都尉,再加上还算听话,一直给自己面子,他早就翻脸了。
正在这时,一直陪在韩彦奉身旁的吴郡太守朱寺也提着大刀出言奉劝道:“总管,徐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现在和后军相距甚远,首尾不能相顾。万一有变,急切不能聚集,庐州守军也无法及时支援,恐有全军覆灭的风险,应当谨慎三思啊!”
听到自己人也这样说,韩彦奉就是再怎么不耐烦,也得表表态了,众怒难犯,众意难违嘛~
“行吧,既然二位将军都这么说了,那我们攻取寿县后,就停下来休整。等钱绍把他的部下约束好跟上来后,再作计较。”
一说到这个人,韩彦奉就有点生气,这人是故意跟自己作对还是怎么的?慢吞吞的延误战机,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他完全忘记了,步军营大部分士兵都没有马,两条腿哪追得上四条腿啊!更何况他冲的这么猛,那些士兵眼瞅着追不上中军了,一路上又到处都是没人要的物资和金银,不拿白不拿。
事儿是国家的,但钱是自己的。
“报——禀总管,寿县城门大开,门后只有几名洒扫的百姓,城头上坐着一人,抚琴焚香,竖着一个‘冯’字,前军不知虚实,不敢贸然攻城,特命小人前来禀报!”
嗯?
徐京和朱寺面面相觑,韩彦奉也是闻言一愣,紧接着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催促车前的士卒道:“速速前进,我们去到城下看看怎么回事。”
寿县是大县,也是江淮重镇,军事地位仅次于庐州,经济和政治地位则要远高于庐州,在唐朝以前,这里是两淮地区的治所,寿春府的“寿春”二字,就来源于此。
此城墙高壑深,背依八公山和东淝水,西北角有淮河缓缓流过,是淮南和淮北的分界线,也是江南和中原的地理分界线。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两万唐军拥簇着韩彦奉的中军车帐伞盖来到寿县城下,齐齐看向城上。
城墙上一根旗帜都没有,静悄悄的没有一点人声,只有中间城门楼子那里有个紫袍老头“噔噔噔”的弹着一把破琴,旁边还摆着青铜香炉,正在冒着袅袅香烟。
护城河上的吊桥已经放下来了,城门也大开着,几个老百姓手持扫帚正在清扫地面,里面的建筑和民居也清晰可见,冷风吹起沙尘,颇有一股寂寥清冷之意。
现场透露着一股令人不安的诡异。
韩彦奉伸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空城计么?
徐京骑马立在韩彦奉的车旁,低声说道:“总管,城上抚琴之人便是郑国兵部尚书冯延,但不见王臣鹤踪迹,如今城门大开,内里必有伏兵。末将建议先等探马斥候将周围的情形探查清楚,再行攻城。”
韩彦奉摇头笑道:“冯延知道我们一向听说他为人谨慎,不会行此冒险之举,所以才跟本官唱了这么一出空城计。可他不知道的是,本官生平最敬佩的就是诸葛武侯,这点伎俩就想要瞒天过海,着实是小瞧本官了。”
徐京闻言再次劝道:“既然如此……那末将遣一小队先入城中,一来把住城门,二来查探虚实,若果真是虚张声势,我等再全力冲杀,一举夺城,总管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