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唱一搭的小两口
第73章 一唱一搭的小两口 (第2/2页)而今科春闱,该轮到他们这一批贡士光宗耀祖、扬名天下了。
贡士们不由热血沸腾,眸光灼灼。
萧无咎一手负于身后,优雅地站在大案前,欣赏了那幅《百寿图》一眼后,含笑道:“这些字各有风骨,谁最好我不敢断言……”
听到这里,御座上的皇帝有些意兴阑珊地饮着酒。
萧无咎这话分明是不想得罪人,无趣得紧。
但下一刻,萧无咎后面的话又挑起了皇帝的兴趣:
“倒是……此人的字颇有东施效颦之嫌。”
萧无咎伸出一根食指,点向了其中一个以楷体书写的“寿”字。
旁边几人好奇地顺着他的指尖看去,“咦”了一声。
萧无咎适才不在,应是不知这个楷体的“寿”字是何人所书,但在场不少人都知道。
于是乎,好几道目光扫向了今科会元王照邻。
“阿鸢,你怎么看?”萧无咎用背在身后的那只手对着楚明鸢微微地勾了下食指。
后方走来的楚明鸢将他的小动作收入眼内,便顶着众人古怪的目光也朝那幅《百寿图》凑了过去,柳眉动了动。
“这手台阁体倒是颇有王首辅的几分风采。”楚明鸢漫不经意地赞了一句。
与萧无咎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萧无咎曾告诉她,在桂榜揭晓后,他去过一趟贡院,查看王照邻和何跃思亲笔手书的真卷。
为了杜绝舞弊,贡生们的考卷会在会试结束后,由誊录官抄写一份草卷,再统一交由考官们评阅。
今次的会试,主副考官们因为定谁为头名会元争执不休,就把王照邻和何跃思的真卷调了出来。
考生们用的都是台阁体。
两相比较之下,王照邻的这手台阁体肖似首辅之笔,明显高何跃思一筹,得了考官们一致好评。
他便成了今科的会元。
萧无咎与楚明鸢点到为止,各自只说了一句话。
一个贬,一个赞。
但两者结合在一起,众人便明白了,原来如此——
东施是王照邻,西施便是当今首辅王其昌。
王首辅是三十几年前先帝钦点的状元,特精楷书。
其书法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尤得先帝赏识,上有好,下必甚焉,引得朝中官员、考生们争相效仿,被先帝赞为“我朝王羲之”。
楚明鸢此言一出,好几人都心有戚戚焉地点头。
一名大臣拈须道:“王会元这手字也算不错了,我看过王首辅的真迹,有他老人家七八分风采了。”
有七八分风采的意思是说,王照邻的台阁体还是差了那么点火候。
而皇帝却是看向了站在御座边的高公公,想的是,之前高廉不是说这王照邻是寒门子弟吗?
王首辅之字可谓片纸千金,这个王照邻如何得了王首辅的真迹,还模仿得惟妙惟肖?
高公公摇了摇头,回以无奈的苦笑。
他也不知啊。
皇帝眯了眯眼,锐利的目光朝宾客中的王首辅望去,疑窦丛生:王照邻该不会是王家哪个分支的子弟吧?
皇帝对着高公公做了个手势,示意他找人查查这王照邻。
旁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幅《百寿图》、王首辅与王照邻身上,也唯有萧无咎不着痕迹地扫了皇帝一眼,嘴角翘了翘。
坐于皇帝下首的镇南王对于谁的字好,本是意兴阑珊,此刻才姗姗地自茶盅中抬起了头。
心想:这个楚家的小丫头还是这般牙尖嘴利,明赞实贬。
朝站在堂中的那对璧人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