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童小安的怨气
第五章 对童小安的怨气 (第1/2页)“当家的,你说什么?怎么就不去京城了?”
童小安出事,把家里人都吓得不轻。
孩子多,需要的精力也多,何丽芬和老二媳妇看着孩子,一点都不敢松懈。
刚刚听到村里人说要准备出发了,她忙里偷闲的收拾好了东西,就等着童远山说话了。
童环山去喊她们集合的时候,她以为就要出发了,这会儿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背上还绑着小儿子。
结果一过来,就听到童远山的这句话。
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一路上积攒的怨气在这一刻爆发,提高了声音,逼问道:“你想逼死我们吗?”
童远山听到声音后转头,看到了走过来的一家老小。
当着大大小小十几口人的面,被媳妇儿反驳,童环山脸上有些挂不住,生气道:“这事不用你管,去一边等着,我待会儿安排你们。”
老话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往常,对于童远山的话,何丽芬都是无条件服从照做。
可这一次不一样。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随童远山指挥,但是她不能不管孩子。
她没读过书,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去京城,就能让她的孩子活下来。这也是支撑她一路走过来的唯一信念。
现在说不去京城,那和堵死孩子们的活路有什么区别。
为母则刚,为了几个孩子,为了活命,她要和童远山理论个清楚。
“童远山,你脑子昏壳了”,何丽芬悲伤的声音响起:“这一路走来,大家都是靠着去京城这个念想撑着,你说不去就不去了,不想让我们活命了?”
村长见状,也跟着劝道:“远山,京城是不是咱的活路,总得去看看才知道。你想去南方,可以等过了这个坎再说。你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一大家子呢。你看看背后的孩子,都饿的大眼瞪小眼了。人得先活着,才有机会想其他的事情。”
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挂在他一个人身上,童远山这会儿也不好受。
村长说的道理,他懂。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相信童小安的话,京城不能去,得南下。
“叔,这一路走过来,你也看到了,在咱们之前,已经不止一批流民往京城去了。人多粥少,等咱们到的时候,还有分粥的机会吗?”
几十年前,河西郡也是有过好光景的。那时候周围其他郡县遭了灾,灾民都拖家带口的往河西郡跑。
刚开始人少,他们进了城,在街上当乞丐讨饭活命。
后来随着灾民的数量增多,三五成群抱团,偷抢商户,出了命案就推一个人出来顶罪,其他人继续干。
官府见形势不妙,派官差清理乞丐,把外地人一律赶出城,关了城门后,严防死守,只许出不许进。
在城门口耗了三天,看没有了进城的希望后,流民分散去了周围的其他郡县。
每次和他讲完这事,他爹都感慨一句,人穷命贱,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能离开乡土。
之前一直忙着赶路,没有细想。
刚刚童青山一提,他就多想了一层,去京城的流民更多,万一也关了城门,他们就一点儿活路都没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