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报纸
第509章 报纸 (第1/2页)此番科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诗书典籍,以及关系到天下局势的策论题。
至于其二,便是马展所设计,有参考答案的实际应用题。
此刻能够出现在这名单上的,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哪怕马展在题中设置了一些陷阱,他们的回答也颇为完美。
对这个结果,马展并不觉得意外。
这是情理中的事情。
大隋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人才自然不在少数。
只是先前朝廷并未推行科举,这些人没有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不曾显露。
杨林看向这些人的策论。
这里并没有一个明确范围,便是对大隋如今的情况,针砭时弊,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这些阅卷官确实是费了心思,他们所挑选出的名单,表现确实不俗,看得杨林不断点头。
看了一遍下来,杨林脸上的笑容已经是止不住了,他颔首说道:
“若是不推行科举,本王真是不知道我大隋竟有这么多良才,相信这些人,定然会成为我大隋的中流砥柱。”
也就是这时,杨林又对马展道:
“展儿,你方才所提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他们的视角确实是别具一格,足见他们不是等闲之辈。
并且,二人策论并非高谈阔论,而是基于实际,能够脚踏实地,是可用之才。”
马展自然明白杨林的意思,他也没有否认,便是说道:
“既然他们榜上有名,等他们真正入仕之后,自然可以给他们机会,好好历练一番,为朝廷效力。”
杨林颔首道:
“就本王看来,这份名单没什么问题,但要从中选出一位状元,还真没有这么简单,展儿你觉得谁更合适?”
方才看下来,杨林只觉得这些人个个都是人才,但要分出高低,那感觉又不一样了。
既然说起这个,马展短暂思索,正色道:
“儿臣觉得,如果要状元的话,这房玄龄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对于朝廷政务,以及律法之上颇有见解。
至于那杜如晦,此人决断不俗,亦是精于大略,擅长之处有所不同……”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无疑是此番科举最出众的人才。
作为名留青史的大名人,只要他们的科举成绩不弱于人,马展自然会优先考虑他们。
得到马展肯定答复,杨林恍然道:
“好,既然展儿你看好此人,那就这样定了,以房玄龄为状元吧,他的成绩不错,当这状元也名副其实。”
稍作思索,杨林又说道:
“对了,先前外面不是传来消息,世家与寒门相争,但如今看来,在这名单之上,世家子弟还是稍胜一筹啊!”
坦白说,杨林还是想要看到寒门之人崭露头角,将世家给压下去。
但现实就是如此,世家子弟在此番科举,有着绝对的优势,名单之上,有三分之二都是世家之人。
杨林并未怀疑有人徇私舞弊,这是大隋第一次科举,至关重要,朝廷也是颇为关注,没有人有这样的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