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论功行赏
第93章 论功行赏 (第1/2页)长安虽然收复,但毕竟先前经历了一场大劫,就连皇宫也荒废不堪。
而城中也是人心惶惶,刘倦的军队进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镇压董卓的党羽,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此一来,虽然将城中的董卓旧部清理干净,但在长安之外,却还是残余着不少的余孽,虽然目前来看还掀不起什么大乱子,不过留着他们终究是个祸害。
刘倦还来不及处理这些祸害,他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稳定长安的人心。
朝廷的大臣们被董卓折腾了个够呛,刘倦也没指望着这些人能帮到自己,便一个人把重建汉庭的事务全都包揽了下来。
他先是以汉帝的名义下诏,告知天下国贼董卓已诛,大汉幽而复明,大赦天下。
这道旨意的主要目的还是安定人心,维护汉室仅剩不多的威严,且以此来劝降流落在外的董卓残余旧部以及势力不强的小军阀。
至于像袁绍、袁术那些强大的军阀,麾下兵强马壮,自然也不在乎圣旨。在他们看来,手中有兵才是硬道理,故而还在保持观望的态度。
在告布天下之后,刘倦便开始着手封赏部下们的事务。
这些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功成之后如果不加以赏赐,以后还有谁愿意跟着他玩命呢?
当他找到汉帝刘协为部下们请赏的时候,汉帝还有些小意外。
自从登基以来,他便一直都是傀儡皇帝,董卓让他怎么样他便怎么样,未曾想到如今辽东王掌权之后,居然还愿意来请求他的意见,尽管汉帝知道这只是象征性的走个章程,却还是让他感到受宠若惊。
而汉帝表现的态度也很好,他直接在一道空白的圣旨上盖了印玺,然后便将这道圣旨交给了刘倦。
这样做的意思便是:圣旨已经有了,辽东王想怎么写便怎么写,即便是让朕禅位都可以。
汉帝现在是完全相信对方,对辽东王做出的任何决策都百依百顺。
刘倦在拿到这道可以任由自己填写的空白圣旨之后,也并未肆意妄为,按照标准封赏部下,代替汉帝散布天恩。
他首先封赏了以曹操为首的曹氏派系,曹操本就是侯爵,便加封增邑千户,擢为司空,位列三公之中,金印紫绶。
至于其他曹氏派系的将领,也根据功绩的大小逐一进行封赏。
曹氏派系是刘倦的起家班底,这些人跟随他最久,也最值得信任,对于自己人,他赏赐起来自然也是阔绰。
而诛杀董卓有功的王允、吕布,刘倦在思虑过后,决定加封王允为侯,而吕布则不予封赏,但也保留了他现在所有的职务与爵位。
之所以不封赏吕布,主要是他的履历也太黑了。
这些年他没少替董卓干一些见不光的事,甚至还曾盗掘先帝陵墓,窃取墓中宝物。
如果他盗的是其他汉帝的陵墓,即便他诛杀董卓有功,刘倦也一定会追究其罪责。
可吕布盗的是灵炀帝的陵墓,刘倦就没话说了。
天下人憎恶灵炀帝久矣,恨不得将其鞭尸泄愤,甚至就连先代辽东王都被这厮害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