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解惑:三官盟威,神道源头
第三十二章 解惑:三官盟威,神道源头 (第1/2页)王澄心道,八字带印带的可不就是官印吗?
跟上辈子戏称的“命里带编,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如出一辙。
在前世可能只是戏言,但在这个以神道职官为尊的“官本位”世界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不过他们不是给那位【社稷主·真龙天子】当官,而是直接给大道当官,所以才叫神道职官!
沈雨亭也没指望他能回答,自顾自地往下说:
“老四,人人皆知,神道职官体系成型于汉代,力量来自于九天之上的道气和三官盟威。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先秦时期,国家的官职和神职一开始就不分彼此。
没有先秦时期的积累,就没有后来神道职官体系的百花齐放。”
三班职官的起源倒是听老父亲说过,但采水王家偏科严重路子有点野,论传承有序肯定比不上山海会,连忙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郑钱虽然入门的时候已经听过这段故事,现在再听,依旧屏住呼吸,聚精会神。
“《周礼》中就有记载,大周官职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与【冬官】。
六官各部各自包含职官60人,正好对应一甲子之数,由此六官共有职官360员,对应周天之数。
每个部门都具有行政和信俗双重职能,那个时候‘官职’同时也是‘神职’。
【火正】、【风后】、【司耀】、【雨师】等等听起来像神明的官职,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不只是周朝,历朝历代国家的建立本质上都是一场浩大的神道科仪。
通过【符应镇物】和官爵体系上应天象,为作为宇宙复制品的国家注入道气,使其成为真实存在之物,让国家成为神道王朝,获得法统。”
说到这里时,沈雨亭顿了一下,等到两个弟子消化了这段历史才继续往下讲:
“大道与人之间存在天人感应,每一个国家建立时都会出现天地异象、符应祥瑞,代表他们承接的天命。
河图洛书、五彩稻穗、天命玄鸟、凤鸣岐山...等等都是最典型的符应祥瑞。
天子代表国家承接天命,诸侯又因为得到了天子的册封而得以分享其天命。
所以,在先秦时代,神通异术就流淌在天子和诸侯的血脉里,外人不可染指,那时一直都是‘爵本位’。
以血脉为纽带的方伯、诸侯就是各自封国中的神!”
王澄听得入迷,这些都是采水王家不了解的秘闻,对拥有正统传承的山海会来说却只是常识。
他也意识到,先秦时代跟现在截然不同。
一个人可以不劳而获,只要你是诸侯的嫡长子,就能自动继承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乃至成为一国之君。
缺点是十分考验投胎技术,只要不是贵族,几乎没有任何上升的渠道。
要是转生到那个时代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这时,沈雨亭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
“直到始皇帝陛下建立大一统王朝,汉承秦制。
人与道气显化的天、地、水三官在鹤鸣山建立的第一次盟约,以及后来不断重复举行的立盟授度仪式。
终于让虚无缥缈的‘道’通过贯穿盟约之中的‘信’而被赋予重量,超脱孤立的国家,成为了在人间永远流传的‘法’!
《二十四节律》不是《周礼》不是《秦律》,不因王朝更迭而破灭,自成一体。
仿照先秦天子向诸侯册封建立起的‘神道符箓体系’,就是天、地、水三官为神道职官授予的符命。
七十二候中的每一个候应对职官来说,都相当于大商的天命玄鸟、大周的凤鸣岐山、大汉的高祖斩蛇。
这才是真正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终,通过传度仪式授箓列班,将每一个职官都变成大道之臣。”
“职官品秩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品,朝廷命官又人为细分成九品,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开始内练外练与炁沟通就相当于是九品,点亮心灯就是八品箓生,等到命火纯阳授箓列班就是正式的七品职官。
彻底打破了用姓氏和血脉传承力量的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