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朱重八
第一卷 第1章 朱重八 (第2/2页)尽管那位所谓的“老板”待人苛刻,他工作了五六年后月薪只比刚毕业的学生高出一千多元。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无房无车无积蓄,勉强攒下的两万多块听上去不少,但实际上一旦失去工作,撑个三五个月已属极限,再节衣缩食也就勉强维持一年。
不过话虽如此,至少他还衣食无忧,有手机电脑可用,外卖和零食也随时供应,屏幕里还有诸多美女相伴,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诸如此类……
若真穿越到明朝,这些享受恐怕都会化为泡影。
对了,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屋子里的老头恐怕就是真正的朱元璋了。
刚才他可是和这位皇帝硬碰硬较量了一番,当然结果是他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要是这件事传回现代,他可以吹嘘一辈子;即使是在明朝,这样的经历也能成为谈资。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刚才那个老者提到要交给毛骧严查。
毛骧……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熟悉。
李伟的专业是理工科,因此他的历史知识十分薄弱。
虽然学理科并不是导致他历史差的原因,但这却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他对历史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影视剧和网络资讯。
“难道是锦衣卫?”
虽然具体细节已经模糊不清,但凭借对明朝的浅显了解,李伟推测朱元璋派来的这个人很可能是锦衣卫。
实际上,此时的锦衣卫还未正式成立,而是被称为亲军都尉府,但这无关紧要,两者职能大致相同。
想到电视剧里那些冷酷无情的锦衣卫和令人毛骨悚然的诏狱,以及各种奇怪的刑具,李伟顿时面无人色。
他并不惧怕死亡,即便咬咬牙也能挺过去,但他最怕的就是疼痛。
---
李伟被带走后,乾清宫再次恢复了宁静。
“传我命令。"
朱元璋注意到李伟遗落的背包,再次招手示意,立刻有个小太监低头快步进入,跪拜在地。
“奴才参见圣上。"
朱元璋手指一指:“把那个包递过来。"
“是,圣上。"
小太监听命后,小心翼翼地跑去拾起李伟的包,感觉沉甸甸的,随后来到朱元璋面前,俯身双手呈上。
“打开它,看看里头装的是什么。"
朱元璋并未接过,而是吩咐小太监自行打开检查。
小太监答应一声,开始尝试打开包,然而摸索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办法,心中不禁焦急起来。
朱元璋并不催促,只是默默注视着小太监的动作。
终于,小太监无意间触到了拉链,拉开一道缝隙,眼前豁然开朗,他抓紧拉链用力一扯,包随之敞开,小太监这才长舒一口气。
接着,他一件件取出包里的物品:
最显眼的是一个黑色四方形板子(笔记本电脑),接着是一根尺余长的短棒,外面裹着陌生材质的布(折叠伞),还有些杂七杂八难以辨认的东西。
朱元璋让他把东西放到书案上,在烛火旁仔细查看。
说实话,除了几样没见过的,剩下的全都闻所未闻。
朱元璋端详片刻,发现其中有一个带盖的容器是用来盛水的,还有一个小册子,其余的大多不知用途。
“这些物件妥善保管,除朕之外不得让任何人接触。"
此人身份不明,携带之物更是匪夷所思,为防万一还是谨慎为妙。
“遵旨。"
小太监将取出的物品重新装入包中,拉好拉链。
次日清晨,李伟一大早就被押送到诏狱。
昨夜城门紧闭,李伟在冰天雪地中挨了一晚,直至清晨才被押到这里,他试图讨好守卫打探情况,但对方根本不予理会。
实际上,那两名守卫已被带走审讯,毕竟他们负责守门,却任由一个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朱元璋面前,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轻信他们的说辞。
诏狱内,李伟被戴上镣铐,面前站着一位留着胡茬的武将,眼神锐利如鹰,冷冷地打量着他。
此人正是毛骧。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记录的书吏、两名站岗的士兵,以及一个手握鞭子随时准备惩戒的狱卒。
不远处摆放着一些从未见过的刑具,锈迹与血迹交织,让人不寒而栗。
“听说你嘴巴挺硬的,看来不使点手段你是不会招供的。"毛骧慢慢悠悠地开口,随后朝那个拿鞭子的人示意了一下,“动手吧……”
李伟急忙摆手:“别别别,你还没问呢,你先问我啊,我一问就说!”
听到这话,毛骧惊讶地看了李伟一眼。
皇上那边的消息不是说这家伙很倔强吗,怎么现在变得这么顺从?
虽然疑惑,他还是抬手制止了正准备上前对李伟施加惩罚的手下,开口道:
“算你识相,好,说说吧,你是谁,又是如何无声无息潜入皇宫的?受何人指使,有什么目的?”
“啊这……”李伟犹豫不决,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该如何开口,说了估计这人也不会相信。
“怎么,还想试试我们的手段再说?”毛骧目光一凝,脸色不悦。
“不是,我是担心你说不信我的话。"李伟泄气地说。
“不妨试试,真假自有我判断。"毛骧轻笑。
李伟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我叫李伟,如果这里真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那我应该来自六百多年后,就是说我穿越时空到了这里,醒来时就在皇宫里了……”
“哈哈哈哈……”毛骧大笑,“你这个说法倒是编得新颖,有趣有趣,哈哈……”
其他人也跟着毛骧笑了起来,那位拿笔记录的人虽轻笑着摇头,却依旧忠实地记下了毛骧和李伟的对话,这是他的职责。
李伟无奈,就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信。
毛骧笑了一阵,脸色骤然转冷,挥手道:“给我打,看看你能有多硬气!”
“别别别!我能证明!我能证明啊!”李伟慌忙喊道。
“哼,你怎么证明?”毛骧怒喝。
“我……我知道历史啊,现在是哪一年?”李伟急切地道。
毛骧眯着眼睛看着这个胡言乱语的人:“现在是洪武十二年。"
李伟愣住了:“洪武十二年是……呃算了。"
李伟心中焦急万分,悔不该当初与历史老师争论,最后两人都不再交流,从此历史课成了他的自由活动时间,随他爱干啥干啥,历史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就随心所欲了。
现在后悔已晚,想了想,只能按照电视剧的情节来,只希望那些剧不要乱改,大事上别瞎胡闹。
“刘伯温是否已故?”李伟询问道。
“四年前便辞世了。"毛骧平静回应。
“那么胡惟庸呢,他可还安在?”李伟再度发问。
毛骧的目光微微波动。
关于胡惟庸难逃一死之事,知晓的人虽不算多,但也并非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