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辍朝!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辍朝!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辍朝! (第2/2页)

有种发展迹象超出掌控的不妙感。
  
  “别无退路,继续上奏吧。”
  
  “我让人找了江子川的黑点,上奏弹劾。”吕公著面色微沉。
  
  新帝罢朝,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自然是臣子的胁迫起了效果,对新帝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否则,新帝也不可能罢朝。
  
  坏事,则是新帝并未妥协。
  
  新帝选择了罢朝,也没有选择妥协。
  
  性格,实在是强硬。
  
  “也唯有如此。”欧阳修无奈点头。
  
  外戚入边,没有新帝点头肯定行不通。
  
  如今,难受就难受在卡得不上不下。
  
  可能新帝是强弩之末,继续上奏几天,新帝就会撑不住选择妥协。
  
  也可能新帝异常强硬,愣是抗住了上奏。
  
  那样的话
  
  欧阳修眺望北疆。
  
  江昭凯旋之日,就是他们遭到清算之日。
  
  韩府。
  
  大相公韩章、大学士王尧臣,二人对坐,执子弈棋。
  
  “官家的强硬,可真是超乎预料啊!”一子落定,王尧臣眯着眼睛,徐徐道。
  
  就目前而言,欧阳修一脉几十位文官都已经上了奏疏,庞籍遗留的一波老臣,也是上了奏疏。
  
  除此以外,曾公亮、张羿、吴充三人手底下的臣子,也或多或少都上了零星奏疏。
  
  当然,关于是否要让外戚入边一事,三人并未公开持“支持”亦或是“反对”态度。
  
  零星奏疏,也仅仅是四五人而已,还都是些五品小官,仅是代表个人意见,并非党内的统一意见。
  
  饶是如此,这些零星奏疏合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量,已然达到了二十封。
  
  要是算上欧阳修、庞籍两脉人的奏疏,那就是七八十份。
  
  天底下,有资格上朝的文武臣子不足四百,六把内阁椅子底下支撑着的五品京官也就两百五六。
  
  近三成的文官上奏疏!
  
  这样的比例,要是先帝执政,估摸着早就选择妥协。
  
  或者说,但凡是先帝执政,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比例。
  
  一成左右,先帝就会郑重考虑。
  
  两成左右,先帝几乎就会妥协。
  
  毕竟,两成意味着起码有两脉的人上奏,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大幅度的党争。
  
  如今,三成!
  
  单是上奏的奏疏传递的压力,就足以任何人心中慌乱。
  
  即便是皇帝,肯定也心慌。
  
  “你我二人的门生故吏,王老太师的门生故吏,昭儿的门生故吏,不都上奏了一些反对的文书吗?”韩章抚须含笑。
  
  一生大起大落,经历过“一书奏罢四宰执”、“庆历新政”、“入阁之争”、“立储风波”,三成的文官也难以让韩章有些压力。
  
  “七八十人支持外戚入边,百余人反对外戚入边。”
  
  王尧臣摇摇头:“其中意味,可是一点也不一样。”
  
  支持的八九十人,源自于几大派系。
  
  反对的八九十人,仅仅是韩章一脉。
  
  意义不一样,重量自然也不一样。
  
  韩章面色平和,没有说话。
  
  约莫十息,缓缓道:
  
  “要认清一人,不但是观其言,亦是得观其行。”
  
  “新帝登基,谈吐不俗,一言一行皆有莫大魄力,甚至是有开疆拓土,王化燕云十六州的意愿。”
  
  韩章面色严肃:“趁此良机,自可知晓新帝究竟真的有谋勇兼资,还是志大才疏。”
  
  “但凡新帝有谋略,就可知晓韩某肯定是支持昭儿。但凡他撑得住,撑到昭儿携大势归来,凯旋功臣、大相公、皇帝一齐支持某一件事——”
  
  韩章眯着眼睛,眺望大内:“镇压天下,也并非不可。”
  
  王尧臣默然,点头以示认可。
  
  皇帝有名,大相公有权,江昭有兵。
  
  执掌三十万大军,何尝不是一种威慑?
  
  余下四位内阁大学士,无有一人掌兵。
  
  没有兵权,难不成还真能翻了天?
  
  要是新帝真的有莫大魄力,那么上奏的七八十份举荐外戚入边的奏疏,就是无用的白纸而已。
  
  “不急。”
  
  韩章摆摆手:“且一观新帝的言行。”
  
  “要是新帝妥协,就当是替昭儿认清了新帝的性子。”
  
  “反之,要是新帝能够坚持己见,那才是干大事的人。”
  
  韩章不甚在乎。
  
  要是新帝选择妥协,无非就是让外戚和一批文人入边而已。
  
  外戚和一批文人入边,那些人肯定能吃到肉。
  
  但也就是些边边角角的肉。
  
  一些重要官位,早已被江昭的门生故吏占据。
  
  入边为官,也没道理把人踢开不是?
  
  此举,其实不影响什么。
  
  弟子江昭已经主持了恩科,且熙河路都已经了培养起来。
  
  大势已成!
  
  翰林院。
  
  蔡京手持一篇文章,眯着眼睛勾划。
  
  “蔡兄?”
  
  起居舍人黄裳顺道途经,扫了一眼,有些疑惑。
  
  蔡京抬头,平和解释道:“欧阳永叔二十余年前的文章,《朋党论》。”
  
  黄裳了然。
  
  他了解过这篇文章。
  
  “君子结党与小人结党?”
  
  所谓《朋党论》,也即欧阳修在庆历新政时期作下的文章,阐述了“君子朋而不党”的观念。
  
  彼时,保守派不支持变法,欧阳修作此文章,意在抨击保守派,从而推行变法。
  
  君子是志同道合的结交,也即“朋”,小人是为了谋取私利勾连,也即“党”。
  
  文章上佳,但效果不太行。
  
  “朋”、“党”,说白了都是结党,欧阳询的言论并不为社会舆论所认可。
  
  你说你是君子,你就是君子?
  
  你怎么证明是你是君子?
  
  支持你变法的就是君子,反对变法的就是小人?
  
  一篇朋党论,非但不有助于变法的推行,反而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效果。
  
  并且,还埋下了不少“雷”。
  
  毕竟,欧阳修没承认结党,但承认了结“朋”。
  
  结党一事,从上到下,几乎都有共识。
  
  这玩意就是客观存在,就是灭不掉的,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但是,有共识不代表要公开承认。
  
  欧阳修不一样,他承认了结朋。
  
  结朋就是结党,结党就是结朋!
  
  这种文章,不深究肯定没什么大碍。
  
  要是有人逮着深究,那欧阳修可就遭老罪了。
  
  蔡京,无疑就是那个有意深究的人!
  
  “欧阳永叔的‘荒谬’之言,读一读没坏处。”蔡京平和道。
  
  黄裳了然,凑上去一齐观望“品读”。
  
  小阁老凯旋归来,肯定要政斗清算。
  
  这篇《朋党论》,足以贬掉欧阳修一百遍!
  
  有些言论,不上称没有三两重。
  
  上了称,一千斤也未必担得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