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血书陷阱
第六章 血书陷阱 (第1/2页)诏狱,阴森而又压抑,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铁链声、囚犯的惨叫与咒骂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这座人间地狱的奏鸣曲。包拯身形消瘦,但眼神却无比坚定,他知道,在这绝境之中,唯有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才能查明真相,为家族洗清冤屈。
这一日,包拯像往常一样,在狱中寻找着机会。他通过这段时间与狱卒们的周旋,得知狱卒们有一项伪造文书的任务,需要有人帮忙誊抄一些文字。包拯心中一动,他明白,这或许是一个打入内部、寻找关键证据的绝佳机会。
包拯主动找到负责此事的狱卒头目李四,装出一副谦卑而渴望帮忙的模样:“大人,小人自幼熟读诗书,略通文墨,若大人不弃,小的愿意帮忙誊抄文书,只求大人能给小人一口饭吃。”
李四上下打量了包拯一番,见他虽身着囚衣,但眼神清正,言辞恳切,便点了点头:“行吧,看在你如此诚心的份上,就让你试试。不过,这活儿可马虎不得,稍有差错,有你好看。”
包拯连忙应道:“是是是,大人放心,小的定会小心谨慎,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从那以后,包拯便开始参与伪造文书的工作。他小心翼翼地抄写着每一个字,眼睛却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切。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发现了一份与父亲“罪证”相关的文书,而其中的关键证据,竟是一封所谓的“血书”。
包拯心中一凛,这封血书无疑是陷害父亲的关键一环。他深知,若能证明这封血书是伪造的,便能打破敌人的阴谋。于是,他悄悄地找到好友李三,将此事告诉了他。
李三是狱中少有的聪明之人,曾在江湖中闯荡,见多识广。他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包兄,这血书之事,我看其中有诈。我们不妨试试这墨迹显影药水,说不定能发现一些线索。”
说着,李三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瓶子,递给包拯:“这是我特制的墨迹显影药水,乃是用多种草药和矿物调配而成,或许能在这血书上找出些端倪。”
包拯接过小瓶子,感激地看了李三一眼:“多谢李三兄弟,若此次能成功,必不会忘了你的恩情。”
到了夜晚,包拯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的牢房,借着微弱的月光,将那封血书取了出来。他颤抖着双手,将墨迹显影药水轻轻地涂抹在血书之上。不一会儿,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血书原本看似均匀的血迹,竟然渐渐浮现出一些不寻常的纹路。
包拯定睛一看,发现这血书竟是朱砂混鸡血伪造而成。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这帮陷害他父亲的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包拯身后响起:“小友,这血书若经夜露,则现巫蛊纹。”包拯猛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着破旧囚衣的老牢头站在他身后。
包拯心中一惊,连忙警惕起来:“你是谁?为何会知道此事?”
老牢头嘿嘿一笑,说道:“我在这狱中待了多年,见过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这巫蛊之术,一直都被朝中某些人暗中利用。如今这血书出现巫蛊纹,恐怕背后另有隐情啊。”
包拯皱了皱眉头,问道:“老人家,你这话是何意?能否说得明白些?”
老牢头摇了摇头,说道:“现在的我,只怕是性命难保,有些话不能多说。不过,你若想查明真相,可以去找一个名叫苏小宛的医女。她或许能给你一些帮助。”
说完,老牢头便匆匆离去,留下包拯一脸疑惑。
包拯知道,这老牢头的话或许能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他一定要找到这个苏小宛。第二天,包拯在狱中四处打听,终于得知苏小宛是近日被关进来的一个女犯人。
他来到苏小宛所在的牢房,只见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正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她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聪慧与沉稳。
包拯轻声说道:“请问姑娘可是苏小宛?”
苏小宛抬起头,看了看包拯,微微点头:“正是,不知公子找我所为何事?”
包拯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姑娘,其实我是想请你帮忙。我父亲被诬陷通敌叛国,而所谓的证据中有一封血书。我怀疑这血书是伪造的,但又苦无证据证明。听闻姑娘医术高明,或许能帮我鉴定一下这血书的真伪。”
苏小宛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公子,凭我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做到。不过,我倒是能从血书的气息和某些特征上,看出一些端倪。只是,这诏狱之中,我行动不便,公子若能将血书取来,我可仔细查看一番。”
包拯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苏姑娘相助。只是,这血书被狱卒严加看管,想要取来,难度不小。”
苏小宛微微一笑,说道:“公子不必着急,我有一计。公子可趁狱卒换岗之际,以送饭为由,混入存放血书的房间。只是,此事风险极大,公子需万分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