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打雷劈
第一章 天打雷劈 (第1/2页)在大明时代的京城,大部分人家都是独门独户居住,后世常见的大杂院并不多。
只有一些底层贫困家庭实在没能力讲究居住条件,才会和别人家一起挤在大杂院里。
嘉靖三十九年二月,京师春寒料峭。今日午后突然响起几声春雷,着实惊到了不少人。
在宣武门附近承恩胡同的一处大杂院里,有位十五岁少年白榆,正站在院门口的大榆树下找乐子。
当他用言语调戏泥瓦匠李家的二姐儿时,突然就遭了雷劈,当场昏迷过去。
别人并不知道,在雷劈时,有个来自五百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这位土著少年白榆身上。
从承恩胡同向东过了一道水沟,就是驯象所的象房,白榆的父亲白河在这里工作。
这里饲养着几十头大象,占地比一般衙门还大,朝廷典礼、皇帝仪仗都需要用到这些大象。
只是当今嘉靖皇帝已经二十来年不上朝、不出巡,导致这些大象成了能令所有躺平派羡慕的人生大赢家。
它们完全不用工作,每天都有二百斤干草加五斗豆麦的定量,这待遇足够让所有普通人眼红。
此时三十四岁的白河正在骂骂咧咧,忍受着象房里臭烘烘的气味,奋力清理着大象粪便。
刚才白河本想躲在房后偷懒,结果被驯象所长官发现了,挨了狠狠的几鞭子。
他不得不带着几道火辣辣的疼痛,回到象房里卖力气。
真不知道这烂怂活计,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们白家祖祖辈辈都是驯象所力士,隶属于军籍,其实就是给朝廷养大象的苦力。
月薪只不过五斗米,外加若干不值钱的宝钞,这是非常典型的京城底层军户待遇。
如不出意外,白河的儿子在若干年后也会继承驯象所力士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
这就是大明特有的军户制度,差事是世世代代父子相传的。
只要白家没有绝嗣,就必须要有一个白家人充当驯象所力士。
至于改变户口属性的办法,大概只有科举这条路,而且要考中进士才能脱离军籍。
不过想起自己的好大儿白榆,白爹忍不住就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有理由怀疑,自己这个独生子已经养废了。
虽然好大儿才十五岁,但已经展现出好吃懒做、顽劣不堪的气质。
穷人家这个岁数的小子,大都去找份散工或者当学徒学手艺,只有自家好大儿终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而自家好大儿完全指望不上,叫他来象房替自己分担活计,也是百般推脱!
可是作为一个鳏夫,白河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家里家外都要忙碌,实在没有多余精力管教好大儿。
想到这里,白爹更加忧愁了,同时又有另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按照大明律例,十六岁算是正式成年,所以自家好大儿白榆距离成年不远了。
或许可以给好大儿寻一门亲事,等成亲后,好大儿就能变得成熟些。
但是娶亲需要花钱,自家现在却没有多余钱财,这就很糟心。
再说他白河独守空房十好几年,也想再寻个知冷知热的屋里人啊......
于是白爹一边叉着干草,一边开始幻想,如果攒下了钱,应该先解决好大儿终身大事,还是先给好大儿找个后妈。
这时有旗校捂着鼻子,站在象房门外,朝着白爹大喊道:
“你家邻居来传话,说你儿子刚才遭了雷劈!让你回家去看看!”
听到独生子出事,白爹也顾不得被罚了,慌慌张张的就往家跑。
白家住处在这处大杂院的前院东厢房,当白爹冲进南屋,就看到好大儿坐在炕上。
人倒是没有缺胳膊断腿,但双目无神,表情呆滞。
难道挨了雷劈后魂魄受损了?白爹焦急的问道:“你怎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