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大明少年说!
第477章 大明少年说! (第1/2页)“思想教育?”
朱标不解的看向黄轩。
最近几天朱标比较忙,就没有去后世找黄轩聊天。
就连雄英要多节火车,还是老朱让黄轩买的。
今日好不容易得闲,朱标才来后世,打算放松下心情。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
主要是朱标在说大明现在的情况,黄轩在听。
当朱标把现在百姓的日子,以及商人暴利的利润说了后,黄轩便开口让朱标注意什么“思想教育”。
黄轩放下手中的可乐,点头道:“朱哥,大明现在物质发展很快,这很好。”
“但你想过没有,当百姓吃饱穿暖后,他们接下来会想什么?”
朱标微微皱眉:“大明现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是想让百姓明事理、知礼仪,不做文盲,未来能靠知识过上好生活。”
“不能只扫盲。”黄轩摇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就会开始思考更多东西——比如公平,比如权利,比如人生的意义。”
黄轩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些历史资料:“你看看历史,很多王朝不是在贫穷时灭亡,而是在经济发展后因为思想混乱而出问题。”
朱标侧头,瞟了一眼电脑屏幕,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中国历史上,宋朝是唯一一个在经济发展达到高峰后因思想混乱导致灭亡的王朝。
朱标细细想了想,好像前宋好像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灭亡的。
宋朝经济繁荣,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航海业、海外贸易均领先世界,但军事上屡战屡败,最终被蒙元灭亡。其核心问题在于:
重文轻武:统治者过度推崇文官体系,导致军队战斗力薄弱;
财政依赖:过度依赖岁币求和,将财富用于军事赔款而非国防建设;
思想混乱:上层沉迷享乐,忽视军事训练,形成“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朱标若有所思:“黄兄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黄轩解释道:“大明需要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不能只让百姓会读书识字,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
黄轩举例说明:“比如现在商人们赚了钱,如果只知道炫富享乐,或者囤积财富,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又比如将士们打了胜仗,如果只想着升官发财,而不是保家卫国,那大明的军队还有未来吗?又比如,百姓只顾着自家几口,自私自利,不明白好日子是谁带来的,当有一天外敌入侵,他们会众志成城,跟朝廷一心,把入侵者赶出大明的领土吗?”
想起某个朝代,八国联军打到京城,百姓不仅不帮着朝廷抵挡入侵者,反而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甚至攻城时,百姓还帮着搬梯子,提供吃食。
这就是典型的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百姓就是一面镜子。
谁对百姓好,百姓就会永远拥护,谁平时把百姓当猪狗,等战事来的时候,百姓就会让谁知道,在百姓的心中,他就是个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