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9章 不速之官
第 2159章 不速之官 (第1/2页)宗元玮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暗自思忖,恒荣祥背后站着两尊大佛,长安和地方军头皆有,是否代表他们私下有所勾连。
这件事皇帝知不知道?背后想把案子捅出来的人,目的究竟何在?
不得不说宗元玮想的有些深了,从私心来说,他也的确不想碰南衙这块硬骨头。
无论是从他过往交涉还是殷博瀚的下场而言,都在内心深处提醒他,这桩案件一个处置不好,容易把自己套进去。
宗元玮嫌弃地瞥了眼桌上的黑色衣裳,嫌那粗布质地扎手,没伸手去碰,他年纪大了,眼神却利,扫了几眼就下了定论,“这就是件普通的民间服饰,没什么特别的。”
只是特殊在,类似的衣裳穿在了南衙许多军士身上。
这话里的意思,下属们都懂,想把这事当做无事发生。
这的确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
宗元玮轻轻地挥了挥手,“把案卷退回去,让京兆府再查,重点查恒荣祥有没有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的行为。”
这已经是明摆着的轻拿轻放,给双方都留了台阶。
但大理寺上下另有一重顾虑,“外头御史台的人怎么打发?”
大理寺名为司法机关,却并不乐意死磕那些硬骨头。
偏偏御史台的愣头青魔怔了,闻着大案要案的味,比谁都兴奋。
眼前这个,就是一个标准的大案要案。
京兆府能以职责划分为由,将案子推给大理寺,大理寺却找不到更合适的接盘侠。
宗元玮重重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把恒荣祥的掌柜拘来问一问。”走个过场。
至于出面审问的人,官职不能太高,免得被御史台抓住“小题大做”的把柄;也不能太低,怕镇不住场面。
最后,这个“幸运”的差事落到了郁修明头上,他在并州也算和右武卫打过交道了,有过处置经验。
这案子一旦往深里审,难免就要牵出另一头的南衙将官。
那帮人仗势胡搅蛮缠的功力,见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
大理寺的几个差吏没费什么劲,就在恒荣祥的铺面里找到了正在和客商谈生意的徐达胜。
徐达胜早有准备,脸上没半分慌乱,只是淡定地对伙计吩咐:“前铺挂个‘今日歇业’的牌子,让客人们改日再来。”
至于后院的作坊,他半点没提,眼下正是旺季,一天都歇不得。
徐达胜话说得轻松,却在外间引出了轩然大波。
谁都知道,官衙拘人,从来没有“走个过场”那么简单。
最先跳脚的是诸多客商,恒荣祥的商品在市面上根本没有替代品。
现在好不容易商路畅通,正该赚钱的时候,把他们货源掐了算什么道理。
比客商更慌乱的是挤在人群后的兼职毛衣工,这些大多是城中的妇人,怀里还揣着没织完的羊毛线,指尖的毛线随着颤抖簌簌往下掉。
长安城里靠恒荣祥代工过活的毛衣工没有上千也有八百,这突如其来的歇业,直接掐断了他们的生计。
两名穿黑衣的伙计背抵着门板,额角沁出冷汗,耐着性子一遍遍解释,“诸位稍安勿躁,敝店只是内部盘货,歇业一日,明日一早准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