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

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

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 (第1/2页)

“汉朝刘邦开创,而后有文帝、其有又有宣帝,不过三君而已。
  
  后汉有刘秀,而后有明帝,不过二君。
  
  唐朝有太宗、其后有宣宗,亦不过二君。
  
  大概是一个王朝的气数,只能出两位绝世之君。
  
  先帝开国,陛下又实为开创,你难道以为,未来大明还能再出陛下这等绝世的君主吗?”
  
  郑和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什么来,他如何会不知道,他能远航,全是因为陛下的支持,整个大明,有陛下高瞻远瞩,才有今日之盛。
  
  李显穆这番话,听的朱棣是又喜又忧。
  
  喜的自然是自己的地位如此之高,忧的则是李显穆说的太有道理,自古一个王朝开国之君都是绝世的人杰,其后又有一个君主绝世,其余便皆是平庸之辈。
  
  再看自己的儿子,无论太子、汉王、赵王,都远不如自己文武全才,当真应了李显穆所言。
  
  唉。
  
  富不过三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不独诸家,皇室亦如此。
  
  这是圣人都没办法的事情,古来都没人能解决的问题,便只能说是天命了。
  
  郑和干涩着嗓音,“那李学士是有让下西洋之事,传于万世的办法了?”
  
  “如果下西洋一直如同现在这般,每年都要耗费两百万贯,那最终必然会被停止。”
  
  李显穆慨然道:“朝廷修葺长城,所耗费的钱粮比下西洋还多,修整维护运河、每年治理黄河、赈济各地灾民、维持三大营这等禁军的花费,这每一项都不亚于下西洋,但为何从来没有人说将这些事项停下?”
  
  众人都知道李显穆这不是在问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大明赖以生存的基础,等到国家连这些东西都没钱的时候,那差不多就是国家该亡的时候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其中的利不是金钱布帛之利,而是对国朝之利。
  
  利足够大,便不会有人谏阻下西洋之事。”
  
  郑和这下是真明白了,他几乎立刻下拜道:“还请李学士教我,怎么才能让下西洋之事,与国朝大事相勾连。”
  
  众人皆震惊起来,就连朱棣都好奇起来,没想到李显穆三言两语,竟然就直接让郑和为之改变想法。
  
  不过如果真的想要说服郑和,那就必然要给他一个上佳的理由,皇帝、诸臣,也都非常好奇,李显穆怎么把下西洋之事和国朝大事联系在一起。
  
  “把下西洋之事和国朝大事,现在就勾连在一起,那我也做不到。”
  
  李显穆不等众人反应,又紧接着说道,“但是把现在这支庞大的船队保留下来,我却有办法。”
  
  郑和虽然略有些失望,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只要能够让朝廷将船队一直保留,那不就意味着随时可以下西洋?
  
  朱棣哂笑道:“你说说看,怎么能说服后世皇帝,每年耗费两百万贯,把船队保留下来。”
  
  李显穆却神神秘秘的问了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陛下可知道为什么在太祖高皇帝击败张士诚后,元朝突然就垮了,而后元大都的王公贵族,不要命似的逃走,甚至就连抵抗都不敢吗?
  
  按理说以南伐北,中途有重重关隘,元大都也是重城,当初靖难之时,李景隆五十万大军都没能攻克,何以蒙古的王公贵族,竟然守都不守呢?”
  
  按照明朝的政治正确,当然是大明得到了天命,于是元朝顺应天命,将皇位让出,可在这种场合,这种话自然不必说。
  
  其他的理由就太多了,比如元朝已然没有实力,而大明士气正盛。
  
  “你说是为何?”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因为元大都没有粮了,是绝不可能守住的。”
  
  李显穆指着堪舆图道:“元朝和本朝一样,建都于北京,而粮草皆仰于江南之地,但是从红巾军起义后,中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更别提从京杭大运河运粮草,按理说早就该断粮了。
  
  但是元朝大部分的粮草是从海上走的,所以中原打的再乱,只要张士诚还给元朝输送粮草,那些王公贵族就能在大都苟延残喘!
  
  等到张士诚被太祖高皇帝击败,那些往来于江南和大都的粮草瞬间便被切断,大都的蒙古王公,便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草原上去!”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李显穆想要说什么了,他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停掉下西洋之事,而是为了把下西洋的船队用来运粮!
  
  “你想要重开海运?”
  
  李显穆肃然沉声,“陛下,从运河运粮,所费极多,而且时间极长,江南再富裕,也必然会被拖垮,这一路上的所有转运漕工,都会疲于奔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