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 (第1/2页)

永乐七年冬,腊月二十八。
  
  昨日方才落了一场雪,冻得人手脚冰彻,皇宫中茫茫一片雪白。
  
  李显穆等一众内阁阁臣各自披着厚厚披风往华盖殿去,抬眼望去,雪白中无数黑点在移动,走近了看,却发现是清扫的宫人,越往宫中,黑压压的到处都站满了太监宫女。
  
  “临近新年,落下这么一场雪,乃是大吉之兆。”
  
  “是啊,再不下雪,明年北直隶怕是要大旱了。”
  
  “快些走吧,可不能落在诸位九卿之后。”
  
  正说说笑笑的几人连忙加快了脚步。
  
  待进了华盖殿,顿时感觉一股温热之气扑面而来,几人冻僵的手掌和脸面恢复了一些。
  
  李显穆扫了殿中几眼,皇帝和九卿自然都还没来,殿中有几尊铜炉,外铸着腾龙祥云,一看便是御制的皇家之物,炉子中烧着银丝无烟碳,寸长却价值千金。
  
  烧的屋中温暖如春,驱散了寒意。
  
  稍倾,几人闲聊起今日之事,“也不知道今日是哪部的事务难以通过,明达,你说呢?”
  
  杨荣转头望向李显穆。
  
  今日乃是永乐七年的年末开支总结,各项开支总要有个结束。
  
  “自然是户部,从永乐元年开始,每年户部的册子都要争吵一番。”
  
  “那除了户部呢?”
  
  “六军都督府吧,今日怕是能见到几位公侯争执了。”
  
  这下众人都有些好奇起来,他们都知道李显穆的老丈人是英国公,他说出这番话,难不成是有什么内幕不成?
  
  众人闲聊不多时,六部九卿,五府都督公侯都到了。
  
  英国公张辅冲着李显穆点点头,而后径自往左手第一的椅子坐去。
  
  诸公侯各个服朱紫之色,望着一众文臣,面上虽不展现,但眼底含着丝丝傲然之色。
  
  永乐年间,勋贵不是文臣所能比拟,一个是与国同休的股东,一个只是打工仔。
  
  殿中一时人群济济,李显穆这些品级极低的大学士,便只能躲到后边去,为这些大人物腾开位置。
  
  又不多时皇帝终于带着三个留在京中的儿子联袂而至,有风雪从大开的殿门中卷进来,一屁股大喇喇坐在皇位上。
  
  许是殿门没关严实,宫外的寒风裹着片片雪花穿过门缝飘了进来。
  
  杨士奇等一众江南人皆抖了下身子,而常年生活在北京的朱棣显然喜欢这种身处温室而有寒风拂面的感觉。
  
  稍倾,一记清脆悠扬的金属之声响起。
  
  议事开始。
  
  朱棣抬了下下颌,“按照往年惯例,先从户部开始。”
  
  “按照惯例,先将今年收上来的税说一下。”
  
  夏原吉清了清嗓子,开始如数家珍的汇报永乐七年的各项赋税,“粮三千万石…绢布…金…银三十万两…
  
  折钱大约两千五百万贯。”
  
  不少人听着都有些头疼,只听到最后的两千五百万贯,才算是缓缓松开眉头。
  
  这里的贯,指的是真实的钱,不是已经变成废纸的宝钞。
  
  李显穆听父亲说过,最好的收税方式就是直接收币值稳定的钱。
  
  宝钞本来很完美。
  
  但被皇帝的贪婪毁掉了。
  
  大明只发行宝钞,却不怎么铸造铜钱,导致民间既因为宝钞通货膨胀,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铜钱用来交易而陷入通货紧缩。
  
  朝廷用宝钞发工资以及各项用途,但是收税的时候不收宝钞,可谓是无耻至极,堪比光头金圆券。
  
  所以大明只能收纯粹的实物税,然后大致折算一个价格,这就是两千五百万贯的来历。
  
  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声音还在众人耳边萦绕,“今年各项开支,差不多有四千两百万贯,亏空一千七百万贯,今年的粮食不够,还支取了京城周围粮仓的粮草,才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朱棣听着这些话,微微眯起了眼,手指轻轻点着龙椅的把头,殿中的气氛有些低沉下来,谁都没想到,今年竟然会亏空这么多。
  
  一年花掉了将近两年的赋税!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帝。
  
  你说怎么办?
  
  这就是没有宰相制度的坏处,若是有宰相在,这些事首先会问宰相,而不至于连个御前会议,都没人主持,事事都要皇帝冲在前面。
  
  嘉靖皇帝就是参悟透了这一点,于是大幅提高内阁的地位。
  
  内阁首辅制度真正形成就是在嘉靖朝,于是他才能高枕无忧。
  
  “继续。”
  
  朱棣很沉得住气。
  
  于是夏元吉继续说道:“今年主要的开支是工部和兵部,礼部也有一大笔开支,工部一年就耗钱一千五百万贯,兵部有一千万贯,礼部五百万贯,除了每年都要支出的,分别有至少三百万贯的额外支出。”
  
  工部尚书先坐不住了,沉声道:“陛下,今年为了尽快迁都,将最后的运河段快速开通,所以超支了一些,都是汇报过的。
  
  年中时,说是要开海运,而且明年三月就要使用,元朝时通往天津和大都的河道淤积,只能重新加班加点的疏通。
  
  而且还要建造许多专门运粮的船只。
  
  再加上要在琼州和交趾铸造城池,以日后驻扎军队,耗费糜多。
  
  微臣实话说,就这一千五百万贯都是杯水车薪,想要真的在交趾和琼州建城以及卫所,接下来五年,每年都要至少三百万以上的支出。
  
  粮草虽然走海运,可每年海运都会有船只翻船,重新建造船只,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运河虽然不再用来运粮,但每年的维护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皇宫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成,按照臣的估计,至少要再修十几年,每年依旧是至少两百万以上的开支。
  
  这一千五百万贯,明年肯定是不够的。”
  
  殿中只有工部尚书宋礼的诉苦之声,听起来都是正当的支出。
  
  但一个工部一年吃掉一半的财政,也太恐怖了。
  
  无论是开海运还是海外驻军,都是极其耗钱的买卖,以汉唐的强盛都顶不住,最后都把军队从万里之外撤了回来。
  
  后世的世界霸主美国,都顶不住那么多的海外基地消耗,只能战略回缩。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让当地国家负担军费就行了。
  
  李祺的建议还是——“建议去玩CK3,然后把殖民地资源度、忠诚度拉满。”
  
  大明如果不是能走海路去交趾,节省了路途上至少几个月的靡费,李显穆是绝对不会建议驻军交趾的。
  
  皇帝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沉思了良久,将目光投向了李显穆等阁臣。
  
  这种高级御前会议,内阁阁臣的存在是很显眼的,因为他们是皇帝秘书,又和诸部没有大的牵扯,所以意见非常重要。
  
  工部花了这么多钱,即便大部分都真的有用,但以官僚的一贯尿性,这里面如果没有猫腻,李显穆是不信的。
  
  “李显穆,你觉得呢?”
  
  李显穆从众人身后走出,朗声道:“方才宋尚书向陛下诉苦,臣听完后,只觉工部确实艰难。
  
  但修宫殿,修运河、造船、海外筑城等,皆是国朝大事,不能停下。
  
  臣认为术业有专攻。
  
  既然宋尚书认为这些都是负担,臣认为将运河事务、造船事务,都移交给海运都漕衙门。
  
  海外筑城之事,则移交给兵部,恰好兵部的职责就是为五军都督府做后勤,将之交给兵部,正合适。
  
  修宫殿这乃是工部传统的职责,微臣便不再置喙。”
  
  李显穆话音还没有落下,工部尚书宋礼就已经傻了,怎么突然工部之事就全飞了?
  
  虽然这些事办起来的确是不容易,可这些事的油水也是真的大,而且执掌这些事,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荒谬!”
  
  宋礼几乎条件反射般的反驳。
  
  “宋尚书觉得何处荒谬?”
  
  李显穆反问,众人皆好以整暇的看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