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宗室
第16章 宗室 (第2/2页)“明达,你详细说一下,宗室之事可都是干系国朝的大事啊。”
“太祖皇帝有二十六个皇子,俱为亲王,先帝有三子长大,陛下有有十个儿子,太孙之外,便是九个亲王,仅仅三代就有三十几个亲王。
亲王世袭后,诸子为郡王,而后又代代嫡长世袭、其余诸子次等袭爵,臣为陛下算一下,五代、十代后,朝廷将会有多大的负担!”
李显穆用很简单的数学算了一下,直接把朱高炽惊呆了,那么恐怖的数字,简直要把一年的岁入都填进去,都尚且不够!
“朝廷岁入不够宗室填补,甚至以后就连春秋国的亲王号都不够了。”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亲王都用春秋时期国家的国号,但清朝不用,而是用礼、睿等美好的字眼,但其实这是误解,这种用美好字眼是明朝后期就开始的。
隆庆皇帝登基前是裕王,万历最宠爱的是福王,崇祯是信王,由此可见,至少从嘉靖朝开始,明朝就已经不用春秋国号了。
李祺看到李显穆终于提出了这个宗室问题,突然想起明朝有个很地狱的事。
大明皇室传了十六个皇帝,把朱允炆去掉,再把没儿子的景泰、正德和天启去掉,就是十二代皇帝,按照数学计算,这将会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但地狱就地狱在,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相当能生。
但朱棣只有三个,朱瞻基只有两个,朱佑樘一个儿子,嘉靖就活了一个儿子,隆庆活了两个,万历多点五个,泰昌两个,可以说后代里面没几个有祖宗风姿的。
这就导致,朱元璋和朱棣联合造就的把大明宗室当猪养的政策,竟然没有造成太大问题。
不得不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属实有点地狱。
但朱高炽不知道,李显穆也不知道,他们所看到的是,仅仅两三代大明就已经三十几个亲王了,那十代之后不得有一两百个亲王?
亲王食禄万石,直接就一两百万石出去了,再加上下面的低级宗室,可以说把大明所有的赋税填进去都不够!
朱高炽做梦都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么一颗大雷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而且是一颗足以把大明社稷炸掉的大雷。
“太祖皇帝和先帝……”
朱高炽想问太祖皇帝和先帝难道当初没发现吗?
“陛下,还记得臣一直和您说过的一句话吗?
不懂数术是治不了国的,因为常识和直觉会骗人,只有数术不会骗人。
太祖和先帝都不懂数术,所以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可能知晓五代、十代后,这会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若非臣今日一步步的给您算出来,陛下想必也不会相信吧。”
朱高炽感慨着点了点头,“明达,你说的极是啊,不过这数术的用处真有这么大吗?”
“当然!”李显穆毫不犹豫的说道:“比如今年收入国库的税银是三千万两,去年是两千八百万两,多出来的两百万是哪里来的呢?
日本石见银山多产出了一百万两,而后便是市舶司多收了一百万两,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今年的贸易额一定比去年高。”
李显穆仅仅一举例,朱高炽立刻就意识到了数术的重要性,“按照明达你所说,只要朝廷有过往的各项数据,而后每年重新核验,岂非就可以得知许多信息了?”
“正是,正如打仗时,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这些官吏吹的再天花乱坠,但这些具体的数字一摆出来,便无可遮掩。
臣先前所提的大明预算制度,也是为了从数字上能够把控朝廷诸部。”
“朕每每和明达你交谈,便所获颇丰,你真是朕的良师益友。”朱高炽感慨着,“不过你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提议将数术纳入科举。”
“若仅仅是依照唐朝时设立明算科,那就真的废了,臣在等一个能够让数术和经义并列的机会,陛下登基后,臣认为时机终于到来了。”
朱高炽脸上笑容愈盛,唐朝时期有明算科,专门考数学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天文人才,只不过明算科的上升渠道很小,远不如进士科。
到了大明进士科一统天下,已经完全没有数术人才做官的正式途径了。
朱高炽笑是因为他从李显穆的话里听得出来,李显穆认为先帝不会重视,而自己会,这岂非证明他比先帝更有智慧?
“明年的乡试之中,可以加入一两道数术试题,但占比不要过重,只是体现出朝廷的态度,而后渐渐加重,你看如何?”
“陛下所言极是!”
李显穆虽然答应的很快,但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数术没有老师,靠自己入门精进很难,如果在科举中真的增加数学,那寒门就更考不过名门了。
幸好已经有寒门入仕法令,否则还不如就按照如今的选才之法。
“这件事稍后朕会和礼部尚书商议,最重要的还是宗室这件事,很是棘手啊。”朱高炽深深皱着眉头,叹息道:“这件事是必然要做的,但却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一个不慎,就是一顶苛待宗室的帽子压下来。
况且毕竟是太祖和先帝的祖宗之法,没那么容易变,而且……”
李显穆心知肚明,而且燕王这一脉登基是靖难,朱允炆削藩,这就让燕王这一脉不好削藩,这也是李显穆为何没在永乐朝将这件事说出的缘故。
到了朱高炽这一代,说的难听点,诸王之间已经没什么感情了,他做起事来就能更顺手一些,若是到了朱瞻基做皇帝,那诸王之间,和陌生人也差不多了。
“这件事还是要召集诸臣商议一番,范弘!”
朱高炽身边的大太监范弘立刻出声道:“回陛下,臣在。”
“派人去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都御史、六科都唤进宫中,朕要开廷议!”
范弘心中一惊,而后叩首应命后,匆匆出了华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