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诸事皆来
第三百九十章 诸事皆来 (第1/2页)到了四川,陈总的忙碌换了模式。
各地飞奔巡察。
下午和鲜厅孙厅吃了顿饭,晚上就到了绵阳。
次日德阳,阿坝。
第三日从雅安到眉山。
第四日经过都江堰,再返回成都。
四川的项目,安全层面不断加码,豆腐都盘成了肉价钱,目前各地都在做地下工程,这一步尤为重要,陈总自然是要一一检查的。
还好,一圈看下来,由于供应商招标之前已经搞定了土地证、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办理,一月初开工以后,建设进度很快。
毕亚雄的统一模式做得很到位,统一的楼层和地下室设计,标准化流程,检查起来也非常方便,用料,建设流程都是一模一样。
目前除了成都刚开工,其他地方几乎都在进行地下人防停车场的收尾。
也因为这个“人防停车场”,整个项目的预售周期都要在五月份以后。
按理说,土方开挖、支护、地下室施工至“正负零”,地上结构施工有个两三层,同步建完售楼部和小区大门,就可以卖了。
但因为这个地下人防的设计,整个建设工期增加了两个月。
这个设计毕亚雄是反驳过的,但陈总觉得必须加上去。
因为中西部作为战略后方,要推动军民融合应急点,惠民广场的仓库和小区的地下人防停车场作为应急备用的战备物资库,武装部可出30%建设资金。
既然要做现代化住宅,武装部又有补贴,停车位还可以卖,那必须要做啊。
但毕亚雄根据政策反驳,“武装部可出30%建设资金”,是“可”出,不是必须出,各地武装部经费本来就不多,沟通起来会非常麻烦。
陈总坚持认为他在四川有关系,能拿到武装部补贴,必须要做。
为什么必须要做?
何为人防停车场?
这是一种结合人民防空功能与民用停车需求的特殊地下工程。
人防地下室部分顶板厚度≥350mm,墙体厚度≥400mm(双向双层配筋),箱型整体基础。
能分散地震力,避免不均匀沉降,战时防护能达到抵御核爆冲击波的程度。
就这么说,自2001年有这个标准之后20多年,按照标准建造的,就没有坍塌的案例。
地震高发的国家也几乎没有。
按照日本的地震建筑实测,地面建筑就是全震塌了,人防停车场也仅出现少量裂缝。
这一标准目前并未纳入建筑强制要求,但是为了防核,施工标准制定得很细。
根据设计要求,配建人防工程需按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5%,陈学兵定了3%,每个项目大概有4-5千平的人防区域,这个区域可以为几千人留置绝对的安全出口和空间。
按照股安建筑的防震等级,即使在北川的地震烈度下,建筑因外部剧烈冲击不可避免地产生部分崩坏,居民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人防停车场,而且为了让居民知晓这个停车场的人防区域位置和作用,陈总把这个设计划入了买房必须介绍的实地看房部分。
成本是挺高的,每平米约2500块,比普通停车场区域高七八倍,差不多把地面每平米房价抬高了75块钱,但陈总认为这钱可以由买车位的业主和武装部摊掉,贫困地区应该加量不加价,有消费能力、房产销售情况好的地区可以加。
毕亚雄当初对于“贫困地区还要造地下停车场”这件事很迷惑,毕竟这年头能把小区里的车道做宽一点,划出一些停车位,消防通道规划好就不错了,人车分离的小区还是挺少的。
而且地下车位按规章是不能卖钱的,证也办不了。
但陈学兵以“股安建设标准”驳回,称现在汽车保有量低不代表以后,要给第一批股安客户创造方便,卖不了车位可以等有了规章再卖,并神预判了一波“规则很快要变了”。
政策非常给面子。
今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修订《房屋登记办法》,明确了车位权属。
10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正好和股安第一批交房办证的时间对得上。
毕亚雄对董事长是彻底的服了。
这次跟着董事长巡察过程中,董事长的一应要求全部照办,再没提出过任何疑议。
陈学兵却在巡察之后产生了一丝忧虑。
最低三千一平方的房子,北川、文川这两个房屋均价千把块地方,怕是不太好卖啊。
还好这两个地方规划的过程中就划进了一大批拆迁房屋以置换房补偿,新房又有精装修,这批拆迁户明年上半年能搬进去的概率极大。
时间也比较宽裕,如果预售情况不好,可以再“被迫降价”。
这房不能白建,入住率必须超过70%。
3月27日。
双流黄龙溪古镇,鹿溪河生态农庄。
陈学兵攥着新买的3.6米溪流竿,盯着河面细密的金色波纹。
对岸水杉林倒影被白条鱼群搅动,成了阳光下跳动的光斑。
旁边坐着的于春尹洒出一把饵料,而后手腕跟抖鞭似地一晃,通过竿梢弹性把饵送了出去。
“罗非鱼是外来竞技鱼,抢食凶得很,没有鱼就要抽,多抽几杆,模仿受伤的猎物。”
陈学兵看了看对面的波光粼粼,笑道:“看看风景,放松心情就行了,我要真想钓上几条鱼,早几天就派人来打窝了。”
钓鱼他不太会,也不介意当空军。
就是最近工作连轴转,听说舅舅来了成都时常在附近钓鱼,约着一起坐坐,换换脑子。
“漂亮吧?”于春尹十分惬意地指着一处草坪道:“前两个月我还带毕总一家来这儿,还有你妈和小瑾,昕昕也在,我们搞了只烤全羊,就在那儿搭了个棚子,香得不得了!你跑到英国去了,没吃上!我约好了今年两个娃儿放暑假再带他们来玩,你要有空,到时候带小杨来陪陪你妈,挣钱的机会多的是,亲妈说老就老。”
陈学兵点了点头:“我听我妈说了,到时候有空就来。”
时间太紧,重庆现在已经不在重点工作区域,有时候想回家看看也不太顺道了。
想在上海给老妈买套房让她搬过去,老妈也不同意,说住不惯。
他不强求,也不敢强求。
前世他创业比现在还忙,也这么不着家,老妈身体也一直挺好的,现在有钱了不需要开那个小卖部,她在家里仍然愿意忙活,没事招呼邻居到家里吃饭,聊聊天什么的,也不孤单,真让她贸然搬去上海或深圳,他还不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