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僧王?真是好大的口气!
第241章 僧王?真是好大的口气! (第1/2页)混江湖,运气非常重要,但如果事事依靠运气,那就离死不远了。
如果不想没头苍蝇般碰运气,最好多交几个朋友,多培养几个眼线,多收集一些情报,免得阎罗王堵门。
姑苏的英雄好汉都知道,李兆廷最近在太湖游玩,面色比包拯更黑,不想去阴曹地府,最好不要去招惹。
脸黑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姑苏慕容复做媒,想把曼陀山庄大小姐王语嫣许配给李兆廷,王语嫣不愿嫁人,连夜逃离曼陀山庄。
二是李兆廷在太湖钓鱼,周围渔夫一条接着一条,李兆廷前前后后打了六十多斤窝,只钓到两条小鱼苗。
估计是太湖龙宫的长老们,为了答谢打窝仙人,献上童男童女,打窝仙人心地善良,把童男童女还回去。
钓鱼能锻炼定力。
钓不到鱼就当是凑乐子。
但是,我钓不到鱼,蹭窝的渔夫一条接着一条,这就欺人太甚了!
鱼竿有毛病。
甩杆力度不足。
鱼线有毛病。
不是米花町特产。
鱼钩有毛病。
不是朱停打造的。
蚯蚓有毛病。
不是陆小凤挖的。
鱼有毛病。
献童男童女有什么用?献上两个龙宫长老,给打窝仙人长长脸啊!
钓鱼人肯定没毛病。
凭我天人合一、万物滋长、感悟方圆数十丈风吹草动的敏锐灵觉,怎么可能钓不到鱼?绝对是外界原因!
李兆廷颓丧的放下鱼竿。
……
段玉唉声叹气的喝酒。
他把老爹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老爹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段玉接触陌生女子,短短两天时间,先是招惹到花夜来,紧跟着招惹到华华凤。
华华凤是莫名其妙冒出来的。
明眸皓齿,活泼可爱,用半生不熟的易容术女扮男装,段玉一眼认出华华凤是女人,不想招惹她,但昨晚被花夜来陷害,引来一波波追杀,华华凤表示有应对之法,不得不老实听话。
段玉是老实孩子。
尤其是在“听话”方面。
段玉招惹到很多麻烦。
四个大和尚是麻烦。
花夜来是麻烦。
华华凤同样是麻烦。
想解决这些麻烦,需要去凤林寺找寻顾道人,这是一个神秘人的指点,段玉相信了神秘人的话,忘记不可轻信别人的叮嘱,也忘了凤林寺是佛寺,不可能有道士,被人戏耍的团团转。
世间之事总是很巧妙。
凤林寺旁边确实有顾道人。
不是巴山夜雨顾道人。
不是潜修多年的武林高手。
“顾道人”是一座小酒馆,酒馆老板姓顾,是个道士,很少现身,老板娘当垆卖酒,酒馆总是宾客云集。
一些流里流气的闲汉,对风韵犹存的老板娘讨口头便宜,老板娘是个很特别的女人,这很正常,如果不是性格怪异的女人,怎么会嫁给老道士?
到了酒馆,必须喝酒。
段玉和华华凤在酒馆拼酒。
喝一碗酒,问一个问题。
“你是怎么招惹到的麻烦?”
“见义勇为。”
“是见义还是见色?”
“在下心中绝无半分邪念。”
段玉的语气非常诚恳。
他本就是非常诚恳的人。
诚恳的人,从来不会说谎话。
华华凤问道:“你这呆子,独自一人离开家门,不怕被贼人卖了?”
“我有什么值得卖的?”
“你的银两,你的宝刀,你那匹万金不换的良驹,还有你本人,如此俊秀的小白脸,至少能卖两三万两。”
说到此处,华华凤面露红晕。
看着华华凤娇颜上的红晕,段玉有迷醉的感觉,随即想到此行目的是迎娶朱二太爷家的女儿,不能节外生,暗骂自己没定力,比莽夫更加冲动。
华华凤道:“花夜来不可能无缘无故算计你,你最近几天,有没有遇到比较神秘的人,有没有得罪仇家?”
“仇家是那四个大和尚,神秘人我只记得一位,他的名字很特殊。”
“有多特殊?”
“他说他叫李兆廷。”
“噗!”
华华凤一口酒喷出三尺,尽数喷在段玉脸上,先是一惊,紧跟着手忙脚乱的找手绢,给段玉擦干净酒水。
“你遇到了李兆廷?”
“大概是同名吧!我记得李兆廷是金陵人,怎么会出现在姑苏?那位公子说话很有趣,很擅长编故事,他说是来娶亲的,未婚妻子暴揍媒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遇到的确实是李兆廷,货真价实的李兆廷!刚刚传出江湖消息,姑苏慕容复做媒,想把曼陀山庄王语嫣许配给李兆廷……”
华华凤认真的看着段玉,想看看这个叫段玉的呆子有何特殊之处。
你是怎么长这么大的?
难道你这辈子没遇到过坏人?
别人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该相信的不信,不该信的乱信!
能活到现在,你的运气真好啊!
段玉:(⊙﹏⊙)
“我真的遇到了李兆廷?”
“英俊潇洒,文质彬彬,身边跟着两个绝色美人,纯真娇憨的是苗疆五毒教教主,另一个是他的贴身丫鬟,姑苏超过三十人的江湖势力都知道。”
“可惜了!”
“可惜什么?”
“没有与李兆廷痛饮千杯。”
“你不怕他杀了你?”
“李兆廷为何要杀我?”
“李兆廷杀人需要理由吗?”
“当然需要,我能感觉到,李兆廷不是滥杀无辜之辈,他非常宽容,死在他剑下的人,全都是死有余辜。”
“你一点也不怕?”
“我既不是魔道巨擘,也不是阴险歹毒的伪君子,行得正坐得直,就算有人要杀我,可以有千万种理由,但肯定不是因为我做了大奸大恶之事。”
一个人如果没做过亏心事,他在任何时候都能理直气壮,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任谁都会竖起大拇指。
就像洪七公那句振聋发聩,把华山论剑的逼格提升数倍的话:“老叫花子一生杀过三百二十一人,每个都是大奸大恶之辈,一人查证后,还需要多人分别查证,证据确凿,绝无缺漏!”
裘千仞当场懵逼。
武功高强如欧阳锋也好,隐忍谋划如裘千仞也罢,在洪七公这句豪言壮语面前,有什么资格做天下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