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神秘铁蛋,“魔神”觊觎之物(补更3)
第523章 神秘铁蛋,“魔神”觊觎之物(补更3) (第1/2页)冯少卿绝非清似水、明如镜、两袖清风的清官,也不是贪官污吏。
该有的迎来送往是免不了的,只不过随着李兆廷名声越来越响亮,冯少卿担心影响到女婿,越发的拘谨。
万一由于冯少卿拖累,影响李兆廷的名声,进而导致夫妻不和,那可就亏大发了,不去应酬,也不合适。
李南星劝过两次,没什么用。
这种事需要李兆廷亲自去劝。
经过李兆廷劝说,冯少卿大概知道事情的“度”在哪里,随即拿出小财神的请帖:“贤婿要不要去看看?”
李兆廷奇道:“岳丈,邓忍的请帖怎么送到你这里来啦?咱家和邓家有什么关系吗?小财神胆量不小啊!”
冯少卿满脸黑线:“贤婿,我是户部侍郎,邓家是北地皇商,在燕云十六州立下大功,特许在京城安家。
财神爷可以不拜,老夫这里是一定要来的,担心老夫给他穿小鞋。
天下皇商那么多,等着当皇商的富家大户更多,强如花家、万家,也不敢稍有大意,更何况是区区邓忍?
贤婿,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邓家有钱没钱,能不能在京城安心做生意,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
邓忍的靠山是翁泰北。
这老狐狸最擅长见风使舵,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婿,与我生出嫌隙。
若不是冬日将至,需要给北地准备过冬之物,需要邓家运送棉布皮货,我最多送个字帖,连面都不用露!
我出席宴席是给邓忍面子。
我不到,他连开席都不敢!”
冯少卿是户部侍郎,户部约等于皇帝的钱袋子,是油水最多的衙门,也是各地皇商、富豪最恐惧的衙门。
举个例子,和珅发迹时期,主要职务是御前侍卫副都统、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和珅鼎盛时期,身兼多职,其中之一是户部尚书。
冯少卿自是不如和珅,但背靠李兆廷这种强人,狐假虎威,在朝堂也算一方势力,比袁连勤更胜两三筹。
李兆廷笑道:“岳丈,我和邓家没什么恩怨,人家在燕云立下大功,安稳燕云百姓,应该给些奖励才对。
我更不是怀疑您官儿小,小婿只是有些好奇,您把请帖给我做什么?担心有人刺杀?您得罪了什么仇家?
应该没人敢刺杀岳丈吧!
难道有人想做下个遇仙帮?”
冯少卿擦擦冷汗:“贤婿,邓忍想拍卖什么翡翠娃娃,据说上面刻录着绝世武功,肯定有很多高手赴宴。
江湖人向来没规矩,酒劲上头,打斗起来,刀剑无眼,别管老夫的官职重不重要,终归不过是肉体凡胎。
老夫还等着抱外孙呢!
贤婿,要不你去和邓忍说说,把翡翠娃娃取走,以你的名头,邓忍肯定会给你面子,小娃娃最喜欢胡闹。
过寿就安安心心摆流水席。
搞什么拍卖会啊!”
李兆廷闻弦歌而知雅意,随着金风细雨楼和六分半堂搬离,各路黑道豪强争抢地盘,大人物怕李兆廷,对冯少卿敬而远之,但江湖最不缺的就是热血上脑的莽夫、亡命徒,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异族密探,危险性直线上升。
刀剑无眼。
命只有一条。
就算事后李兆廷把对方祖宗十八代挫骨扬灰,冯少卿也看不到了。
“岳丈放心,小婿有很多靠谱的江湖朋友,让他们帮忙找些高手,做岳丈的贴身护卫,保护岳丈的安全。”
“那就麻烦贤婿了。”
“不麻烦,一顿饭的事儿。”
李兆廷揉揉下巴,心说自己确实忽略一些事情,需要找几个保镖。
最好是厌倦江湖厮杀的杀手。
这种人不仅对杀意异常敏感,而且没什么野心,往往有一诺千金、恩怨分明等品质,常见于古龙江湖……
该去打劫哪家杀手组织呢?
还是去青龙会看看吧!
青龙会家大业大,虽然被李兆廷杀了七八位龙头,被陆小凤坑没一百多座分舵,挑挑拣拣,还有些人才。
李兆廷在青龙会颇有脸面。
毕竟,理论上来说,江玉燕算是青龙会京城分舵和金陵分舵的金主,两家分舵全都指望江玉燕完成业绩。
闲聊一会,到了中午。
丈母娘让人准备酒宴。
李兆廷在衣袖里掏了掏,拿出来两件礼物,一是昨天进宫面圣,从御书房顺的白玉镇纸,一是回京城那天,去找太后询问原始天魔的事,恼怒太后小气不管饭,临走前顺走一把团扇。
冯夫人:贤婿,都说江湖有什么盗帅盗圣,我看你应该是贼菩萨。
冯少卿:我做好准备,日后李南星去岭南吃荔枝,我去海南烤生蚝,或者去燕云说相声,多亏了贤婿啊!
李兆廷:岳父岳母放心,小婿早有准备,在岭南和海南备好雅间。
……
遇仙帮之乱并未掀起风浪。
帮主被李兆廷斩杀,帮派总舵被李兆廷轰成废墟,日月使者被活捉,皇城司和六扇门一家一个,连夜审问,两人招供后,与那些满清探子一起,被打入死囚牢,乱臣贼子,秋后问斩。
此时恰好是秋天。
万物凋零,天地肃杀,是砍头的大好时机,一刀下去,半点不疼。
死罪也是有技巧的。
想多活几个月,应该在冬天或者春天犯案,拖到秋后问斩,从被抓到斩首能拖好几个月,秋天犯案,最好办的复杂一些,或许能拖到明年秋后。
勾结异族、造反作乱这种罪责,需要特事特办,皇城司和六扇门的刑讯高手加班加点,快速整理好卷宗。
京城黑道对此很淡定。
见识过李兆廷的剑,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放肆,纷纷约束下属,等李兆廷离开京城。
李兆廷闲极无聊,带着江玉燕去逛夜市,一路走一路吃,江玉燕熟络的介绍这条小吃街潜伏的各路势力。
绸缎庄是青龙会的。
杂货铺是六分半堂的。
粮油铺是金风细雨楼的。
卖糖葫芦的是皇城司密探。
卖烩面、烩饼的是六扇门。
卖烧饼、油条、麻团、馅饼、胡辣汤的是金钱帮,仗着财雄势大,这条街的早点铺,都被金钱帮收购了。
当铺和金银首饰是万家产业。
胭脂水粉、精致刺绣、估衣铺,大多是花家产业,相对比较精致。
原本还有辽国、满清、西夏、蒙元安插的密探,奈何被猪队友拖累,李兆廷搂草打兔子,全都清理干净。
江玉燕嘴巴里面塞着麻团,嘟嘟囔囔的说道:“老爷,这条街的商铺,只有两家没有势力归属,一个是中间那家点心铺,叫什么合芳斋,还有就是街头巷尾的面摊,做的素面很不错。”
“有没有雷彬的手艺好?”
“老爷说笑了,若论做面条,就算食神居大厨,也比不得雷师傅。”
“那家刀削面馆是谁开的?”
“山西面馆,明显是阎家,山西人在面食方面的造诣登峰造极,他们家的刀削面和裤带面都很不错,面馆旁边的点心铺是邓家开的,卖的是燕云之地比较常见的点心,奴婢吃过两次,最好吃的有两种,艾窝窝,豌豆黄。”
“艾窝窝,豌豆黄……他们家卖不卖驴打滚?驴打滚做的怎么样?”
“口感不错,就是有些压秤。”
“真是一只小馋猫。”
“老爷~~衣食住行,奴婢住宿和出行都要由着老爷,只有衣食能做主,衣服做多了比较浪费,算来算去,只有吃比较实惠,一天能吃小半条街。”
“这个时间,吃什么最合适?”
“当然是热乎乎的牛肉面。”
“牛肉哪来的?”
“阎家的牛摔断了腿。”
“阎铁珊真有本事,他们家的牛从山西一路跑到京城,到了京城,啪叽一下摔断腿,被人做成了牛肉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