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文物商店起争端
第332章 文物商店起争端 (第1/2页)吉普车在琉璃厂文化街附近找了个地方停下。
李成儒边解安全带边说:“何总,就这儿了。里面街窄,车进不去,咱们得走着。”
几人下了车,走进这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
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匾额楹联,墨香隐隐。
关之琳和钟楚红好奇地打量着两侧店铺橱窗里陈列的瓷器、书画、文房四宝,感觉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空。
“这里.和香江的摩罗街好像不太一样。”钟楚红小声对关之琳说。
“红姐还逛过古玩街?我是一点都不懂的。”关之琳回应道,不过目光却被一家店门口博古架上的一对粉彩花瓶吸引。
“没事逛着玩么,他们说能捡漏什么的,我也不懂。”
“二位,捡漏那得是行家才成。”李承儒道。
“李同志,你不能带何大哥买假的吧?”关之琳道。
“那不能,咱们去的地方卖的可都是真货,前面就到了。”
“那还差不多。”关之琳道。
何雨鑫见到很多老外,于是问道:“成儒,这地方怎么这么多外国人?”
“嗨,这不是国家提倡创汇么,这帮人就把外宾都往这边带,还别说老外也喜欢咱老祖宗的玩意儿。”
“哦!”何雨鑫意味莫名的来了一句,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他老哥可是跟他讲过小日子抢国宝的事。
还有老太太也提过,八国联军搜刮宝贝。
李成儒熟门熟路地引着他们走进一家门脸颇大的“文物商店”。
店内光线明亮,玻璃柜台里整齐陈列着各类瓷器、玉器、铜器,墙上挂着书画,多宝阁上则摆放着一些较大件的器物。
一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店员迎了上来。
“同志,想看点什么?”店员态度客气,但带着几分审视。
这年头,能进来逛的,尤其是带着女伴、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多半有点来头。
何雨鑫点点头:“看看家具,老家具。另外,瓷器、书画也看看。”
“家具在后院和旁边的库房,需要的话我带您去看看。瓷器和书画在这边,请随意看。”店员说着,目光在何雨鑫身后的李成儒和两位打扮时髦的女士身上扫过,心里大致有了数。
何雨鑫先看瓷器,香江家里也有,因为姥爷喜欢,他大哥就弄了一些回去,家里还有一些书,上学的时候他也看过。
看真假有点难,可是辨别是什么时代的他还是能看出点门道的。
很快,一对清中期的青花缠枝莲纹赏瓶和一套清晚期的粉彩八仙人物盖碗吸引了他的注意。
店员小心地拿出来给他上手看。
“这瓶子品相不错,画工也细。”何雨鑫上手看了看。
“同志您好眼光,这是今年刚收回来的,一对难得完整。”店员介绍道。
“什么价?”
店员道:“这一对,外汇券八百。”
何雨鑫心里换算了一下,差不多两千多港币,价格还算公道。
他又指了指那套盖碗:“这个呢?”
“这套粉彩八仙,画得精细,一套八只带盖,外汇券五百。”
“还有没有更好的?”何雨鑫没立刻决定。
“有,先生是喜欢大物件,还是小物件?”
“都可以,我最近买了套宅子,家里缺物件。”何雨鑫道。
“敢问先生多大的宅子,没有别的意思,我好看着给您推荐。”
“三进的宅子。”
“嘶”店员倒抽一口凉气,这连房子带装修就得十多万,再加上要用老物件添置,这花费奔二十万去了,这可是大金主啊。
“您稍等,我去给您拿。”
“怎么你们店里的好东西,还都藏着掖着啊!”
“那倒不是,东西比较多,这稍微好点的,它也怕磕碰不是,只有客人提了要求我们才把宝贝从后面请出来。”
“这说法倒是有点意思,那就多请几件宝贝出来,让我们开开眼吧,钱不是问题。”
“好嘞!”店员立刻招呼人去后面拿东西。
何雨鑫则是溜达到了书画区。
一幅晚清小名家的山水立轴和一幅民国时期书法家的行书对联让他有些意动,问了价,分别是外汇券三百和二百。
“何大哥,你还会鉴别古玩?”关之琳道。
“懂一点点皮毛,不然我们就去淘换了,而不是来国营商店了。”何雨鑫笑道。
“哦,能不能帮我们选选女孩子用的?”钟楚红道。
“可以啊,你们喜欢什么?玉器、金器、还是珠宝?”
“都可以吧,我们不大懂,不过要漂亮哦!”钟楚红道。
“行,咱们就去看看。”说着几人移步至珠宝玉器柜台。
玻璃柜台内绒布上陈列着各式首饰,以玉器、金银器和一些镶嵌类为主,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各种光泽。
“两位小姐可以看看这边的翡翠镯子,还有这些点翠簪子,都是有年头的好东西。”这边是个女店员,她从柜台下取出一个更精致的托盘,上面铺着深色丝绒。
一对冰种阳绿的翡翠耳坠,通透如水;一支金丝嵌宝蝴蝶簪,翅膀上的薄翠几乎透明,颤巍巍的极其精巧;还有一只羊脂白玉的手镯,油润细腻,毫无瑕疵。
关之琳和钟楚红的眼睛立刻被吸引住了,低声惊叹着。
“这支簪子……”钟楚红指着那支点翠蝴蝶簪。
“小姐好眼光,这是清晚期的,外汇券三百。”店员小心地拿起簪子递给她看。
关之琳则对那对翡翠耳坠爱不释手:“这个呢?”
“老坑的料子,水头足,颜色正。一对四百外汇劵。”
“何大哥你觉得呢?”关之琳在自己耳朵边上比了比。
何雨鑫一愣神,东西还得人配啊,笑道:“好看,喜欢就买了。”
“我再看看!”关之琳被何雨鑫直勾勾的目光看的有些害羞,把东西放了回去。
然后二女就叽叽喳喳的让店员拿出各种款式的来看。
这时刚刚那个中年人走了过来,“这位先生,宝贝请出来了,还请移步。”
“好!”何雨鑫应道,转头对二女道:“你们先看,一会我买单。”
“不用,何大哥,这点钱我们还是有的。”钟楚红道。
“今天我买单,反正我也要花一笔。”何雨柱笑道,然后他扭头对珠宝玉器这边的店员道:“这两位小姐选好的你等会给包好,等我一起买单。”
“好的,先生。”女店员哪能不懂这点弯弯绕啊。
中年和伙计出来,还捧着几个锦盒和一件用软布包裹的器物,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
自然吸引了店里其他客人的注意。
几拨正在闲逛或低声询价的‘外宾’,有金发碧眼的,也有东亚面孔,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都朝那边走去,目光落在那些新拿出来的物件上。
不过几位店员一点都没有把锦盒打开,把软布揭开的意思。
何雨鑫和中年人往过走的途中,中年人问道:“还没请教先生贵姓?”
“免贵姓何!”
“何先生,请!”中年人道。
“客气!”
这时,突然有客人开口了,说的是日语,翻译直接对看着新拿出来东西的店员质问道:“你们这些东西不卖么,为什么不给我们看?”
店员有些为难地看了看正在走过来的何雨鑫和中年人:“这是那位先生订的,还得他先看.”
翻译跟小日子翻译过后,小日子中一位头发梳得油亮,五短身材的中年人直接对翻译说了几句,翻译便对店员说:“我们伊藤先生说没有这样的规矩,宝贝又没上手,我们也可以看。”
店员的脸色变了变,求助似的看向中年人。
中年人只是对他摇了摇头,那店员回翻译道:“不好意思,等那位先生看完了,如果他不要的话你们再看。”
“八嘎.”这一声才出来,就被他们自己人打断,然后几个小日子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
何雨鑫听到后皱起了眉头,跟在他身后的李成儒啐了一口,紧跟两步低声对何雨鑫道:“何总,这东西您得拿下来啊,别跌了咱中国爷们的份啊.”
何雨鑫道:“好东西,自然会拿下,如果是一般东西.”
后面的话他没说,中年人和李成儒都懂,普通东西坑坑外国人就坑了呗。
“绝对好东西。”中年人小声道。
“最好是,不然热闹可不够看。”何雨鑫道。
李成儒和中年人都是一愣,感情这位掺和热闹还不嫌事大啊,他们哪里知道,在香江港口何雨鑫跟小日子打交道多了去了。
这时其他客人的翻译也开始问,中年人快走几步过去,不卑不亢道:“各位先生,店里的卖货自然有店里的规矩,这位先生先询问了精品,我们自然优先提供服务。”他说话间,示意伙计将东西放在专门的鉴赏桌上,动作轻柔地打开锦盒和软布。
最先显露出来的是一只清乾隆时期的胭脂红地轧道粉彩开光山水纹碗,釉色饱满,画工极其精细。
接着是一只明钧窑天蓝釉紫斑茶盏,釉色变幻如晚霞。
另一只盒子里是一对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盘。
最后那件用软布包裹的,赫然是一件尺幅不小的缂丝挂屏,图案繁复,色彩绚丽,保存得相当完好。
珐琅彩盘子一出来,几个老外就惊呼出声,有人已经开始高声询价和质问。
“这一对盘子怎么卖?”
“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以前不给我们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