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岁贡采购
第409章,岁贡采购 (第1/2页)为首者身着深青色圆领袍,袍角绣着暗纹云鹤,正是光禄寺丞周瑾。
身后那人穿着浅青色公服,是负责核验贡物的光禄寺监丞李默。
周瑾走上前,拱手为礼:“秦大人,久候了。本官与李监丞此次前来,是为岁贡女真的将军醉而来,叨扰了。”
秦同知连忙拱手回礼:“两位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下官已在城外酒坊备下薄酒小菜,也备好了新酿的将军醉,不如先去坊中歇息片刻,再议正事?”
“如此甚好。”周瑾点点头。
一行人顺着官道往酒坊走去。
不过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那座改造后的酒庄。
只见四周围墙高耸,皆用青砖砌成。
正门上方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青州酿坊”四个大字。
刚推开大门,一股醇厚的酒香便扑面而来。
院内铺着平整的青石板,两侧整齐排列着数十个一人多高的酒缸。
缸口盖着厚重的木盖,上面贴着红色的封条。
远处的作坊里,隐约传来工匠们的吆喝声。
李默目光扫过院中景象,由衷赞叹:“不愧是能被女真定为王室贵族特供的佳酿,单看这酒坊的规制,便知非同寻常。缸体排列规整,作坊烟火不绝,可见是用心经营的。”
秦同知闻言,笑着解释:“大人说笑了。这酒坊原是座旧酒庄,铁林谷的林谷主去年盘下来改造的,据说特意请了江南的酿酒师傅指点,又用了地下深泉水,才酿出这将军醉。如今青州城里的乡绅大族,都以喝上一坛将军醉为傲,只是这酒需经’三蒸三酿’,周期长,产量有限,寻常百姓想买都买不到呢。”
说话间,众人已到了正厅。
厅内摆着一张宽大的红木桌,桌上早已备好四碟小菜:酱牛肉、卤花生、凉拌木耳、腌黄瓜,皆是下酒的佳品;旁边还放着三只白瓷酒盏,盏壁薄如蝉翼,透着精致。
酒坊的总匠头老郑早已候在厅内,见官员们进来,连忙上前见礼。
随后亲手从旁边的酒坛中舀出酒液,缓缓斟入盏中。
只见酒液澄澈透亮,倒入盏中时还带着细微的酒花,久久不散。
未等入口,一股混合着粮食香与果木香的醇厚气息便漫满了厅堂,勾得人食指大动。
周瑾端起酒盏,先将盏身倾斜,仔细观察酒液的色泽与澄清度,又凑近闻了闻香气,随后浅啜一口,闭目品了片刻,才缓缓睁开眼,对李默点头:“入口醇厚,咽下后余味悠长,烈度也够,确实是难得的佳酿。”
李默也依样核验。
先是用银勺舀出酒液,滴在随身携带的验酒石上。
那石头是光禄寺特制,若酒中掺水或有杂质,石头便会变色,
此刻验酒石依旧是莹白色,显然酒质纯净。
接着他取出一把木质的酒度尺,将其浸入酒盏中,待标尺稳定后一看,笑道:“酒度正好,符合女真要求的烈而不呛,周大人,这品质过关了。”
周瑾点点头,随即从吏员手中接过一本厚厚的账簿,放在桌上,对秦同知道:“秦同知,品质既已核验无误,便该议采买的数量与价钱了。女真那边已明确要求,每年需供将军醉三百坛,每坛净重二十斤,坛身需烧制’大乾岁贡’与‘将军醉’字样,外裹红绸,贴光禄寺监制的封条,这点此前文书中已提及,你看是否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