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麦子黄了!(求月票)
第246章 麦子黄了!(求月票) (第2/2页)五月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头的麦田金黄金黄的。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特别是丘陵地带的庄稼地,都是用镰刀割掉麦子头,装进背篓、或者是装进缝补的大口袋里,一背一背的背回家。
庄稼人的脊背,都是这样常年劳作给压弯了的。
围着一丈高的斜坡,何金波带了一组人,郑康带了一组人,从两头包抄上去,且枪都掏出来了。
不要小看淳朴的农村人,就算没有猎枪,但锄头、钉耙、菜刀这些,随手都是能拿到的。
杨锦文跟在何金波身后,手里握了握枪,但是击锤没打开。
何金波紧张的不行,当上副支队长,他有一段时间没抓人了,想学当年刘备那样,感叹一番,但那文绉绉的古文,一个字都想不起来,都是看老三国演义,才有点印象。
杨锦文一看他那样,就知道自己得身先士卒,从侧面的斜坡摸上去的时候,才发现上面的屋子是锁着门的,屋里根本没人。
想也知道,鄢军和冯阳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这会儿天还没黑,人没闲着,肯定在地里割麦子。
杨锦文和郑康一碰头,就道:“师父,你们先在这儿蹲守,我们几个人去四周问问。”
郑康刚要答应,徐国良赶紧跑来,道:“老郑,人回来了,就在屋后面,我看见了。”
一听这话,厂坝里的老帮菜们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有点打乱他们的节奏,都是老江湖了,二话不说,各自奔到屋檐下,躲成一排,由郑康站在前方探头探脑,随时发布抓捕的命令。
杨锦文就站在郑康身后,就听见屋后传来牛的叫声。
“哞,哞……”
接着,是两个人的对话声。
“妈,说了不让你背,这点活儿就让我和我爸来。”
“妈没事儿,再说,麦子又不重。阳儿,你到底咋了?”
“我没咋啊,怎么了,妈?”
“你在城里待的好好的,突然跑回来,你肯定有事儿,你瞒的过你爸,你瞒过我。”
“妈,真的没事儿。”
“这几天,你去镇子上,又是给我们买肉、给你爸买膏药,还给家里买了两头猪崽,家里的粮食里也帮我们拿去镇上卖了,我琢磨,你是不是要走啊?”
“妈,我不走。”
“你别学你哥,他失踪好几年了,到现在我们都不晓得他在哪儿。”
“我晓得的。”
“行了,都到家了,别歇了,晚上妈给你炖排骨。”
杨锦文和郑康从屋檐下的干柴的缝隙里看见,母子俩背着两大口袋的麦子,倚背靠在斜坡上的石头上,冯阳手里还牵着一头黄牛。
负重的情况下,最好抓人,郑康一点头,身后十几个老帮菜立即冲了出去。
“别动!”
“把背篓放下!”
“冯阳,你听着,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我们专程过来找你,你应该知道什么事儿!”
杨锦文站在人群中,看着郑康、江建兵等人把冯阳控制住。
夕阳下,他满头大汗,在坚硬的眼神中,伸出双手来。
“我知道,你们带我走。”
他穿着红色的无袖背心,军绿色的裤子,裤脚挽到膝盖处,脚上是一双解放鞋。
旁边的老母亲还背着背篓,整个人都是愣住了,歪歪斜斜的快要倒下去。
杨锦文赶紧上前,把她扶住:“阿姨,你把背篓先放下来。”
“孩儿,孩儿,你干啥了?公安为啥来了?”母亲哭诉着。
冯阳扭过头,等郑康把手铐给他带上后,他转过身,毅然决然的,噗通跪在了地上,向他母亲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妈,我对不住你和爹,你们照顾好自己。”
说完,冯阳站起身来,向郑康道:“走吧,别等我爹回来。”
来的十几个老帮菜抓人抓习惯了,天然觉得犯罪嫌疑人是带着刺的,他们从来没觉得今次的抓捕这么顺利。
何金波喉咙哽咽了两下,道:“带走。”
冯阳望了一眼母亲,然后快速地被刑警架着胳膊,往公路上的轿车走去。
他母亲颤颤巍巍地想要追,但却被派出所的民警给拦住了。
何金波他们知道,现在不走,村民听见消息围上来,那就不好走了。
杨锦文听着冯阳母亲的哭声,坐上了车,心里却堵得慌。
上车之后,他和江建兵把冯阳夹在后座,几辆车快速地驶向市区。
车里。
冯阳紧抿着嘴,离开熟悉的地方后,他道:“我本来是要自首的。”
杨锦文望着他的侧脸,问道:“那为什么不早点呢?”
如果早点自首,如果丁三几个人,确确实实是龚珍杀的,冯阳的罪名要轻很多,以后劳改出来,或许还能给父母养老。
冯阳的身体随着车身摇晃,夕阳照在他的脸上,微微有一些刺眼。
他轻声道:“因为麦子黄了……我想着说,帮我爹妈把麦子收了,再去公安局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