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倭使乞降,天戈定“游戏”
第696章 倭使乞降,天戈定“游戏” (第1/2页)长门国,原倭国长门守护府邸,此刻已成了庆军的前线帅帐。
府邸内肃杀之气取代了往日倭人的起居痕迹,巨大的本州西部舆图悬挂堂中,贾玌一身暗绣云纹锦袍,立于图前,手指正划过沿海通向京都的路径。
熊文龙、苏瑾言等将领分列两侧,凝神听令。
“报——!”
亲卫高声入内,“启禀大都督!倭国京都方面遣使至营外,称奉其天皇与幕府之命,呈递国书!”
帐内诸将神色不动,皆露不出所料之色。
数日前的门司城惨败与京观筑就,倭寇此时来降,正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如今他们主力大军全部踏上了本州岛!
贾玌见此,澹澹道:“带进来。”
片刻,两名使者被甲士引(实为押送)入帐内。
为首一人年约五旬,身着象征最高位阶的黑色束带衣冠,面色惨白如纸,竭力想维持仪态,但微微颤抖的双手和惊惶的眼神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
他身后跟着一名稍年轻的副使,更是连头都不敢抬。
那正使深吸一口气,似乎想用最庄重的礼节,但最终只是噗通一声跪伏于地,用带着颤音的汉语高声道:
“罪臣......幕府奏者番、伊势盛时......奉......奉我国天皇陛下与幕府管领大人之命,叩见上国辽国公、大都督阁下!”
跟在他身后的副使也慌忙五体投地,颤声补充:“小臣......幕府同朋众、观世清次......同......同叩见大都督!”
两人几乎是匍匐着,伊势盛时更是将手中那卷用明黄绸缎精心包裹的文书高高举过头顶。
亲卫上前,从这位“权中纳言”手中取过文书,检查无误后,并未直接呈给贾玌,而是停下脚步,目光请示地看向主帅。
贾玌微微颔首。
亲卫会意,立刻转身面向帐内诸将,唰地一下展开帛书,朗声诵读起来:
“臣......倭国天皇......暨幕府管领斯波义将等......惶恐顿首......上告天朝辽国公大都督阁下:下国僻处海隅,不识天威......妄动刀兵,自取其祸......今......足利义满......已遭天谴......十万之众......灰飞烟灭......下国......震怖......”
亲卫的声音洪亮,在肃静的大帐内回荡。文书内容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忏悔、求饶、表忠心之辞不绝于耳。
“......闻天朝有逆臣甄宝玉者,潜匿敝邦......此獠罪大恶极,敝邦深恨之......本欲擒此獠及其族,献于麾下,以表悔过之诚......然......然该逆狡诈异常,竟早得风声,数日前已举家潜遁,不知所踪......下国办事不力,罪该万死......伏乞大都督宽宥......”
这一段时,帐内几名知晓甄家背景的将领脸上已忍不住露出古怪神色。
亲卫很快念完全文,将帛书重新卷起,帐内一时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
熊文龙第一个忍不住,嗤笑出声:
“呵,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还想拿甄家那点破事当投名状,结果连人都没摸到?真是废物透顶!”
苏瑾言也摇头冷笑:“败军之将,亡国之奴,还想谈条件?真是痴心妄想。”
贾玌此时才缓缓从舆图上收回目光,脸上看不出喜怒,反而带着一丝玩味,他并未看那跪地的使者,而是像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轻笑道:
“甄宝玉......”
“倒是又让他溜了。这滑不熘手的本事,还真是......一如既往。”
“从未见其一面,而今......倒是让我有些好奇了!”
贾玌摇了摇头,语气里听不出是赞是讽,而后点评:
“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些人,天生就像那沟壑里的泥鳅,纵是身陷绝境,也总能找到缝隙钻出去,苟全性命。”
贾玌那带着玩味的轻笑和“好奇”之语,让几乎绝望的伊势盛时心中猛地一颤!
他忽然抬头,捕捉到贾玌脸上那并非全然冷酷的神色,一股巨大的狂喜和希望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
误以为这是贾玌态度松动的迹象,或许......或许这位恐怖的元帅真的对甄宝玉感兴趣,而这份“兴趣”就是他们求和的突破口!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向前爬了半步,激动开口:
“大都督明鉴!大都督明鉴啊!那甄宝玉确乃奸猾之徒,!此番......此番我邦冒犯天威,与上国雄师对抗,其中多有......多是受了此獠的蛊惑与挑拨!将军......足利将军亦是受其蒙蔽,方才行此不智之举!此獠实乃罪魁祸首!
若......若大都督有意,下国......下国必定倾尽全力,就算翻遍四海,也定将此獠擒来,献于大都督座前!只求......只求大都督能暂息雷霆之怒,给我等一个改过自新、永世臣服的机会啊!”
他磕头如捣蒜,试图抓住这根想象中的救命稻草。
然而,贾玌只是笑而不语,目光重新落回跪地的两人身上,那眼神深邃,仿佛透过他们在看别的什么。
心中念头飞转间——他忽然想起一事。
此前为了激励士气,震慑倭寇,他曾下令每克一城,“三日不封刀”。
此令一出,军心大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京观筑了一座又一座,确实极大地摧毁了倭人的抵抗意志。
如今幕府主力十万大军已在九州覆灭,倭国精华之地本州门户洞开,继续这般酷烈手段,固然能更快碾碎一切反抗,但......
他目光微凝。
东征之前,曾私下与陛下议过,倭地的金银......日后长期开采,需要大量奴工!!!
而这些倭奴,不仅是挖矿的消耗品,更是要源源不断运回国内,填充各类苦役,支撑大庆庞大的工程建设。
若现在杀得太狠,将来挖矿修路的人手从何而来?
总不能事事都指望国内征发民夫。
想到这里,一个主意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不行......不能太过了.......否则......;但就如此罢手......好像多少有些不爽啊!!!’
如此想着,贾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缓缓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