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市西门街的意外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市西门街的意外 (第1/2页)就在张承道为了仙缘大会,忙忙碌碌地做着准备的时候,历经三个月的白石仙道大学,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引气入体的弟子。
张承道曾经专门去白石仙道大学看过,一共一百多位学生里,一张金卡都没有,爆率低得有些离谱。
不过紫卡倒是有两张,蓝卡有二十多张,剩下的都是绿卡,灰卡也一张没有。
想想也能理解,如果真资质太差,很难能考中举人——古时候的科举可不是像现代的高考那样只和同龄人比,而是和所有年龄段、只要有资格考试的人,都要去比。
固然因为古代的识字率太低,导致看起来竞争压力并没有现代那么大,但事实上,能够让人有家底去脱产读书的,就已经是一个无形的门槛了,也是一种无形的竞争。
有了第一个,第二个不过两日的功夫,就出现了。
这些学生引气入体的速度算是非常缓慢的,按记载,如果是灵气浓度正常的世界,就算资质最差的灰卡,引气入体也都用不了一个月,但这些紫卡、蓝卡,却足足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引气入体,差点都要让张承道以为是徐温的教学质量堪忧了。
当然,徐温的教学质量确实有些堪忧。
众所周知,徐温从前是个看“狂生”。
“狂生”的意思,就是谁也看不起——大从心底里认为,全天底下我最牛!
所以他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用跳跃性的思维去讲课,如果是像白石仙宗上的那种基础识字课还好说,无非就是今日学个千字文,明日学个诗三百而已。
但是轮到需要非常耐心和细致的基础修仙时,他就不行了——因为他总是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些愚蠢的学生居然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愚蠢问题!
这件事还是得知有学生引气入体后,专程又听了徐温两次课,张承道才发现的。
很难想象一个将感气的逻辑归为“感不到就是你们愚不可及”的“直讲”,能教出来炼气期的修士,这群白石仙道大学的弟子确实日子苦了点……
不过徐温毕竟是早起的“老人”,再加上这件事终归是张承道用人不当导致的,所以他在听过两次课以后,就将徐温明升暗贬成了国子监的博士,让他专门去修书去了——这个工作他倒是完成得很出色。
至于给白石仙道大学的学生讲课的重任,就再一次落到了才轻松没多久的常平安的身上去了。
“你经验丰富,修为也在白石仙宗的弟子中算高的,正适合为白石仙道大学的学生讲课,徐掌教学识丰富,又将藏书楼中的书读了不少,也合该他去整理书册,你们二人当各归其职才是!
“况且同其他的修士交流仙道,也能对你自己的修行有所帮助,更有利于你日后境界上的突破……”
张承道对着常平安好一顿PUA,把常平安都快给忽悠瘸了。
只见常平安满脸激动得通红,重重点头道:“师父放心!弟子一定不辜负您的苦心!”
有了常平安的指导,白石仙道大学的教学进程就顺利了不少,至少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就如雨后春笋般,又冒出来了十几个引气入体的修士。
当长安城里有了修士,整个城就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
“吓——”
只见市西门街上,一个身穿绿绸圆领袍、披着紫貂大氅的男子,脚下虎虎生风,一步迈出去了十几步远,眨眼之间,就从街头穿过了整条街。
长安城原来是京城,是天子脚下,就算市西门街这边是有名的商贾汇集之处,鱼龙混杂,也少有武者敢当街放肆行事的——
现代影视剧作品里那种动辄窜上窜下、踩着房顶屋檐你追我赶的行为,可是要被管控武者的官府问责的,除非是宗师品阶的,否则谁也不会找这个不痛快。
毕竟,哪个京城没有个宗师坐镇呢?是以闹市区的百姓也并不常遇见这般情况。
有些见识的,大喝一声:“好俊的轻功!”
但人群里有个更有见识的,却嗤笑一声:“轻什么功!此乃白石仙术,唤作‘缩地成寸’,乃是修士才能修习的遁术,岂是寻常武道轻功可配相提的?果真是没见识,竟还能将仙术错认成武道功夫!啧!”
听到这话,有人忙就迫不及待地追问:“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仙术?”
先前嘲笑旁人没见识的那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公子,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衣着华贵,头顶戴着白玉雕的发冠,簪子上还坠了两条朱红色的丝绦。
更有趣的是,明明是隆冬腊月,这小公子居然也持了一把折扇,装得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闻言还高高将脑袋一扬,下巴都快戳到天上去了,中气十足地答道:“然也!”
人群里顿时一片哗然,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不止,也有不少合格的“捧哏”,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个不停——
“敢问这位公子,你是如何认出来这般仙术的?”
“此去白石山有千里之遥,这白石仙人,竟也会来此处么?”
“是啊是啊,仙人不一向餐风饮露,如何就来咱们这市西门街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