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陈宴的改革方案,抄隋唐府兵制的作业
第388章 陈宴的改革方案,抄隋唐府兵制的作业 (第2/2页)其实大冢宰爸爸没有猜错,这份关于府兵的卷轴,是他十一月底,诈死期间所写的.....
而陈某人早就算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因为变革最大的助力,就是来自那两位.....
宇文沪看着陈宴,忽然抬手虚指了他一下,嘴角噙着抹温和笑意,语气里满是长辈对晚辈的宠溺:“你小子!”
说罢,将卷轴随手放在案上,身体往后靠向椅背,指了指对面的锦凳,示意陈宴坐到自己身边:“来与本王讲讲,你这改进缺陷的思路!”
不得不说,这孩子考虑得是真周全.....
也就现在可以,早了只会放着吃灰。
“是。”
陈宴应了一声后,双手扶着锦凳往案前挪了挪,挨着大冢宰爸爸身侧坐下,姿态依旧恭谨却少了几分拘谨。
他指尖轻轻点了点案上的卷轴,声音清晰又条理分明:“此前府兵的最高指挥机构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均为勋贵重臣,同时朝廷难以直接调度基层府兵,并且统帅对麾下府兵影响太大,也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
顿了顿,又继续道:“所以臣下以为,府兵的第一变,该是由朝廷直接管理府兵!”
府兵制源于“八部大人制”,初期士兵多为贵族及依附于贵族的“军户”(世代为兵,不事农耕)。
兵权实际掌握在,八柱国等军事贵族手中,士兵对将领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类似“私兵”,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较弱。
而第一变的关键就在于,对府兵进行垂直管理,将其彻底转变为“国家直属士兵”。
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战后回归农田,与将领无人身依附关系,避免了之前的军事贵族专权的隐患。
将兵权牢牢握在大冢宰爸爸手里!
“你说得没错!”
宇文沪深以为然,眸中满是深邃,点点头,沉声道:“赵虔敢心怀不轨,就是因为手中握有兵权......”
“这也是本王一直以来的一大心病!”
宇文沪知晓阿宴的第一条,就是要将调兵权,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让将领仅在战时临时领兵,战后兵权归还朝廷。
彻底解决了自太祖时期开始的“勋贵掌兵”的弊端。
杜绝内部动乱!
陈宴指尖在卷轴上又挪了挪,语气愈发笃定:“而府兵的第二变,则是建立折冲府!”
“减少朝廷的管理成本.....”
这一变的核心是,将折冲府确立为,府兵制下的基层军事组织。
负责管理府兵的征发、训练与日常管理,还有基层动员能力。
具体为折冲府负责,登记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成年男丁(府兵),在需要时按朝廷命令,征调他们出征或执行守卫任务。
战后则解散府兵回原籍务农,实现“兵农合一”。
平时组织府兵进行军事训练,确保战斗力。
同时会储备部分武器装备,或督促府兵自行准备弓箭、横刀等个人装备,保障军队的战备状态。
“这点也很重要.....”宇文沪颔首,“阿宴,你继续往下讲!”
陈宴指尖在卷轴末尾轻轻一点:“大冢宰,这第三变该是确定十二卫,细化其对应职能!”
“臣下已经列举出来了.....”
那所点之处,正是详述的十二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武候卫,及其细化的职能。
这一变的核心要素,就在于使府兵制的运转,更加高效.....
陈宴这针对性的改变,抄得正是隋唐府兵制的作业。
毕竟,在均田制没有崩坏的前提下,可是迸发出了巨大的能力,两次席卷天下,南北归一。
宇文沪猛地一拍案几,眼底亮得惊人,连先前的从容都添了几分激动:“好,很好!”
随即,抬手拍了拍陈宴的肩膀,力道里满是认可:“阿宴,此次要记你一大功.....”
顿了顿,又继续道:“待明日本王就将你这些办法,交于阿橫来推进革新!”
说罢,他又拿起案上的卷轴,越看越满意,嘴角的笑意根本压不住。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身着灰色长衫的公羊恢躬身进来,手里捧着一份文书,神色略显凝重:“王爷,天官府送来一份加急文书,还请您过目!”
宇文沪接过文书,指尖飞快拆开,展开纸页扫了几眼。
方才还满是笑意的脸瞬间僵住,眼底的光亮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沉得能滴出水的愠怒。
他猛地将文书往案上一拍,纸张“啪”地响得刺耳,罕见地爆了粗口:“该死的!”
“真他娘的混账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