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汪明远授计、刘清明投降
第412章 汪明远授计、刘清明投降 (第2/2页)汪明远看着刘清明,继续说道:“假如你真的去了京城,有一点你要有心理准备。你在那边的背景,可没有在清江这么硬,工作起来未必会那么顺心。”
刘清明自嘲地笑了笑。“我在清江的背景算是很硬了吧?不也照样屁事一堆吗?”
汪明远也笑了。“那倒是。所以,不要怂,干就是了。我相信你的能力。”
刘清明举起杯。“为了你的信任,干一杯。”
两人碰了一下杯子,各自饮了一口。
汪明远的好奇心上来了。“说真的,你是怎么搭上国院这条线的?那位领导,可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只看能力。”
刘清明说:“也许是我去年写的那篇关于农村问题的考察报告,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汪明远想了想。“前段时间国办发的那个文件,就是针对你那篇报告的?”
刘清明说:“这个我不知道。”
汪明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自己肯定没有渠道把报告送到京城。是苏家帮的忙?”
刘清明没有隐瞒。“嗯,我让清璇帮我送上去的。”
汪明远恍然大悟。“那就清楚了。她有这方面的渠道。宣传部门和中宣部之间,本身就是最便捷的信息交换渠道。还有新华社在各地的分社,省报在京城的驻京记者站,包括各种内部参考资料,都是信息上达的途径。我以前在团中央工作的时候,也接到过下面通过类似渠道送上来的信息,内容你绝对想不到。”
刘清明猜测道:“学生?”
汪明远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刘清明笑了笑。“不说这个了。如果我真去了,你觉得我该怎么开展工作?”
汪明远分析道:“那就要看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了。按照你的说法,你是因为农村基层工作被上级关注的,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负责相关领域的工作。三农问题是中央一直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现在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还在进行中,后续肯定会有一个制订全国性政策和全面推广的过程。你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农民的想法很熟悉,是这个位置非常合适的人选。”
刘清明点点头。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国院不可能无缘无故从一个乡镇把他调过去,看中的肯定不是他的外貌,只有这个解释才最合理。
汪明远又说:“你们的工作,是为中央制订大政方针提供最直接的数据和理论支撑。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责任重大。但相应的,权力也很大。”
刘清明立刻警惕起来。“你别告诉我,是想让我以后为清南市谋福利吧。”
汪明远哈哈大笑起来。“我最佩服的就是你的理解能力,举一反三都不足以形容。”
刘清明说:“这话听着不像是好话。”
汪明远说:“是好话,也不是好话。你的身份变了,以后肯定少不了会有各种各样的请托者。这些你以后会慢慢体会的。”
他话锋一转,表情变得郑重了一些。“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你以后,可能会和汪家的人打交道。”
刘清明一愣。“你家是国院的?”
汪明远摇摇头。“我家老爷子,是计委的主要领导。”